当前位置:笔屋小说网>剑来> 第八百九十一章 青萍剑宗(2/3)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八百九十一章 青萍剑宗(2/3)

章节不对?章节无内容?换源看看: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81中文网南派三叔
  

  但是今天离别之际,年轻隐官的这番交心言语,才让于樾意识到眼前的年轻剑仙,其实还是文圣一脉的关门弟子,是一位饱读圣贤书的小夫子。

  “我只有一事,不与于供奉说什么客气话。”

  陈平安继续说道:“你绝不能让两个孩子在外边,明明他们占理,却被谁欺负。没有什么人情世故,顾全大局。剑修终究就是剑修,剑修必须是剑修。”

  “我决不允许从剑气长城离乡的孩子,心性,行事,一个个变得……无比浩然天下,半点不像剑气长城的剑修了。如果哪天我发现变成这样,于供奉,那就对不住了。”

  “换我来教。”

  老剑修沉声道:“流霞洲剑修,于樾绝不让陈先生如此失望。”

  不同于陈平安的心思细密。

  宁姚还是她那种一贯的风格,趁着陈平安与于樾以心声言语,她对两个家乡孩子,各有一番言语教诲,她还是懒得心声言语。

  “虞青章,你的练剑资质,只算尚可,到底是怎么块材料,自己得有点数,修行一事就得勤勉,别到了浩然天下就忘本,别来那套什么比上不足比下有余。记得多读点书,碰到事情多动脑子,多学学你们隐官。”

  “贺乡亭,别被虞青章拉开距离太大,在甲子光阴之内,至多允许相差一个半的境界,这一口心气不能坠。退一步说,练剑可以境界缓慢,做人不能狭邪。心正则神清,剑心澄澈则剑术通明。”

  宁姚神色淡漠道:“你们两个,给我一字一句记清楚了。”

  虞青章和贺乡亭不约而同地颤声道:“记住了!”

  一些个五彩天下的密事和内幕,那只大白鹅已经说过了。

  一座崭新天下历史上,第一位玉璞境、仙人境和飞升境!

  剑斩高位神灵。

  独自仗剑远游,问剑一场,重伤道祖的关门弟子。

  如今五彩天下的天下第一人!

  对于九个剑仙胚子来说,不觉得奇怪,只有一种心思。

  宁姚果然是宁姚。

  天底下都找不到一个“哪怕只是像宁姚”的剑修。

  于樾竖耳聆听,老人其实比俩孩子好不到哪里去。

  老剑修听完之后,此刻只有一个感慨。

  隐官大人了不起啊。

  宁姚抱拳说道:“辛苦于老先生了。”

  于樾连忙拱手还礼,“不敢当。”

  陈平安祭出符舟,将师徒三人送往牛角渡,宝瓶洲如今还没有直接去往皑皑洲的渡船,需要等待一条北俱芦洲的跨洲渡船。

  在渡口那边,那条渡船尚未进入龙州地界,与老剑修闲聊了约莫两刻钟,陈平安问了些流霞洲和皑皑洲的风土人情,于樾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,说得谐趣,老剑修不去当说书先生可惜了。

  等到于樾三人登上渡船后,陈平安和宁姚站在栏杆附近,挥手作别。

  小陌找到了大管家朱敛,说了自己想要建造一座书楼。

  落魄山的供奉和客卿,在前山的竹楼附近,都会有自己的宅子,其实已经所剩不多了,供奉小陌赶巧,与一同上山的客卿仙尉,刚好还有两处闲置宅子,不然他们还真就只能搬去后山了,以落魄山的门风,绝不会因为小陌是位飞升境,仙尉来历极大,就在这种事情为他们破例的。

  而后山那边的仙家府邸连绵不绝,大大小小三十余座,都是周首席早年砸钱砸出来的,将来会拿来让新收的弟子落脚,或是待客,只是如今落魄山的谱牒弟子人数还少,山主又发话了,使得如今的落魄山,形同封山二十年,所以除了一座宅子住着两人,其余暂时都空着。

  小陌找到朱敛的时候,老厨子正在院子里编织箩筐,听说小陌要自己掏钱建造书楼,笑着说没问题,灰蒙山那边的山上工匠,都是现成的人手,手艺不错,不差一座书楼。唯一的问题,就是竹楼附近,真没地儿了,所以小陌当下有三个选择,建在霁色峰附近,或是建在后山,不然就干脆挑选一座藩属山头,作为自己的修道之地,可能会更清爽些。

  小陌说不用那么麻烦,如果不坏山上规矩的话,可以将自己那座宅子拆掉,在原址建造书楼,他可以将书楼当作一处修道府邸,而且书楼只需要两层高。

  朱敛想了想,说小陌兄要是信得过,就交由他建造那座书楼好了,不过是费些工时,就不用给外人送钱了。

  小陌意外惊喜,赶紧起身,作揖致谢。

  因为自家公子提及落魄山,对这位朱老先生的博学多才,无所不精,那是极为推崇的,公子给了个高到不能再高的评价,“没有朱敛不会的手艺,就算当下不会,至多给朱敛三两年光阴,他就会是这个行当里边当之无愧的宗师,不服气都不行。我之所以可以放心远游,朱敛这个大管家,功莫大焉。”

  朱敛笑问道:“小陌,书楼可有名字?”

  小陌说道:“两茫然楼。”

  “好名字。”

  朱敛嗯了一声,“有我们公子取名的水准了。”

  小陌笑道:“就是公子帮忙取的名字。”

  朱敛咦了一声,转头与小陌正色道:“取名一事,公子一般不轻易出手,这么多年过去了,也就寥寥几次,足可见公子对小陌的青眼相加。”

  小陌笑眯起眼。

  朱敛笑道:“羡慕羡慕。像我那书楼,至今就还没个名字。曾经与公子求过墨宝,终究不成呐。”

  小陌难免有些疑惑,以朱老先生与自家公子的情分,为何如此?

  只是书上说了,处得意之境,莫与失意人说得意事。

  小陌毕竟才刚刚上山,不晓得一些内幕,暂时不知那书楼藏书的玄妙。陈平安如果帮忙取名就有鬼了。

  所以小陌当下只是转移话题,问道:“我要是留在这边,会不会耽误朱先生的正事。”

  朱敛笑道:“干活而言,谈不上正事不正事的,小陌你留下最好,我还能有个说话的伴儿,与良人处,如饮醇酒。”

  小陌从袖中摸出一本婉约词,就坐在一旁翻书看。

  朱敛忙碌间隙,瞥了眼词集上边的内容,笑着摇头道:“百花开时最思君,百花谢时最恨君?”

  此言差矣,落入俗套了。

  “当是百花开时最怨君,百花谢时最忆君,无论思与怨,都在百花时。”

  才可谓用情极深、起怨极长,不敢恨,只能怨,道尽女子哀思苦楚。

  小陌怔怔无言,随后心悦诚服,转身抱拳道:“朱先生妙语连珠,如婀娜仕女从画卷中蹁跹而来,无花自芬芳。”

  朱敛哈哈大笑道:“小陌兄半点不差啊。”

  小陌心定几分。

  他与落魄山,似乎天然契合道心,根本无需自己刻意入乡随俗。

  “小陌来落魄山,落魄山有小陌,都是幸运事。”

  朱敛娴熟编织着竹箩筐,随口说道:“强者的善意,是一场温柔的春风。”

  小陌合上书籍,刚要说话,跑进来一个刚刚去了趟山门口的年轻道士,涨红脸嚷嚷道:“小陌小陌,不得了不得了,原来这里就是落魄山!”

  那条渡船渐渐远去,如一鸟没长空。

  陈平安从剑气长城带回来的九个孩子,都各有归属了,不再只是待在拜剑台那边埋头练剑了,都有了真正的未来。

  小厨子程朝露,成为了隋右边的嫡传。小财迷纳兰玉牒,与掌律长命拜师。

  虞青章和贺乡亭,已经跟随老剑修于樾跨洲远渡,先去往皑皑洲密云谢氏,之后会带着两个孩子一起游历流霞洲,打秋风。

  用于樾的话说,就是密云谢氏得笑开花,沾自己的光,等于不用半点香火情,就分到了两位剑气长城的剑仙胚子,神仙钱和天材地宝能少了?

  何辜最终还是认了米裕当师父。

  其实就是宁姚一句话的事情。

  你有什么脸瞧不起米裕?他米裕在金丹、元婴的地仙两境,杀妖战功汇总起来,高居第一,甚至超过了半数的玉璞境剑修。

  当时米裕就跟着陈平安站在不远处,虽然宁姚说了句实话,可米裕还是臊得慌。

  如果说何辜这孩子一开始是不情不愿,可捏着鼻子也能认米裕当师父,那么于斜回就是死活不愿跟随崔嵬这个“叛徒”学剑了。

  甚至当时崔嵬想要将孩子一起乘坐风鸢渡船,带去桐叶洲,于斜回不愿离开拜剑台,气急了,当时与崔嵬说过几句极重的言语,你崔嵬还算是纳兰夜行的弟子,师父都死了,那么多人都死了,那么多可以离开的金丹剑修都死了!就只有你在异乡躲起来,一剑不出,活得最好,你就不亏心吗?换成我,不死在家乡,也会死在老龙城这样的战场,让我认你当师父?打死我都别想!让我当你师父都嫌磕碜。

  崔嵬这位元婴境剑修当时并没说什么,只是一言不发,默然离开拜剑台。

  宁姚的道理很简单,她没有说崔嵬的选择是对是错,也没说于斜回的执拗是好是坏,只是让于斜回自己去证明。

  你先学了崔嵬的剑术,以后不用管什么山上的师徒名分,双方问剑一场,分出胜负,凭自己本事让崔嵬在那件事上,与你认错。

  孙春王更好商量,宁姚让小女孩至多甲子之内,跻身玉璞境,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记名弟子。

  至于白玄,挨了顿训。

  修行一事认真点,你这份资质,只是在浩然天下才算不错,在家乡那边,撑死了就是个玉璞境之前的米裕,竟然有脸说自己不用练剑?当自己是

  宗垣,还是陈熙?

  唯独那个性子软绵的姚小妍,宁姚没有说什么重话,只是让小姑娘胆子大些。

  之前在那拜剑台,八个孩子,面对宁姚,一个个噤若寒蝉,手足无措。

  这可能就是宁姚的强大之处。

  她不用太在意什么,更懒得缝补人心。

  但是剑气长城的孩子,面对宁姚。

  其实就像早年岳青、米祜、李退密这些后来的大剑仙,还是孩子时,面对老大剑仙。

  难得开口,骂几句,是有的救,说明练剑资质还凑合。

  其实一开始宁姚也没想着说这么多。

  只是一到拜剑台,就听说俩孩子要离开落魄山,而且好像还对陈平安怨气不小,宁姚就气不打一处来。

  如此一来,九个孩子当中,就只剩下两个剑仙胚子,尚未明确师承。

  白玄和姚小妍。

  所以陈平安打算问一下小陌,是否中意白玄,愿意暂时将其收为不记名弟子。

  再让那个改名为箜篌的白发童子,是否愿意传授姚小妍一些上乘的剑术道法。

  只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将就,道侣,或师徒,将就不得。

  站在渡口那边,宁姚欲言又止,她极少有这种犹豫不决。

  陈平安伸手出袖,握住宁姚的双手,轻声笑道:“到了飞升城,帮我跟避暑行宫一脉的同僚们问声好,尤其是喊你师娘的郭竹酒,就说她的师父和大师姐都很想她。”

  宁姚点点头。

  如今的陈平安,跌境惨了,让她有些放心不下。

  小陌的剑术再高,再忠心耿耿,再与陈平安投缘。

  可终究不如自己待在他身边啊。

  陈平安抬起一只手,轻轻摩挲着宁姚的眉头,歉意道:“离着大剑仙又远了,不许着急啊。”

  宁姚还是只点头,不说话。

  “飞升城在五彩天下落地生根,我这个当隐官的,都没有在场,也无道贺,太不像话了。”

  陈平安收起手,手腕一拧,多出那把从仙簪城得来的拂尘,名字就叫拂尘。

  宁姚摇摇头,“你又不是外人,道贺什么。”

  陈平安自有理由,“不一样,这可是我从仙簪城那边辛苦抢来的,跟寻常物件,意义大不一样,搁在飞升城,最最适宜,谁让仙簪城敢跟剑气长城比高。”

  宁姚说道:“我在飞升城等你。”

  陈平安点头道:“好的。”

  眼前女子,与她在少女时,还是很不一样的,反正都是最好。

  陈平安深呼吸一口气,“我送送你。”

  两人身形化作青白长虹,剑气冲霄,瞬间远离渡口。

  坐镇宝瓶洲天幕的那位儒家文庙圣贤,打开通往五彩天下的那道大门。

  真正想要进入五彩天下,宁姚还有一段光阴长河的路程要走,只不过道路安稳,就像人间的官道驿路。

  在大门关闭后,老夫子站在白云上,微笑道:“既然不舍,何不挽留。”

  陈平安笑着不说话,只是与这位文庙圣贤作揖告别。

  回到落魄山。

  陈平安已经将那把夜游剑,悬挂在竹楼一楼的墙壁上,与那幅对联为邻。

  看了眼墙上的在鞘长剑。

  世道涂潦意难平,壁上龙蛇飞动。

  书桌上摆放了两部印谱,当之无愧的初本。

  分别是百剑仙印谱,皕剑仙印谱。

  晏胖子当年想买,不给。价格可以谈,休想。

  害得晏琢差点就想要趁着陈平安在避暑行宫当那隐官大人,跑去宁府当梁上君子了。

  陈平安走出竹楼,后边那座曾经栽种有一株紫金莲花的小池塘,已经搬去了藕花福地。

  看着空荡荡的无水池塘,没来由想起一句佛家语。

  犹如莲花不着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。

  修道之人,幽居山中,所谓真正得道,大概就是一双眼眸如日月,一颗道心似青莲。

  离开小池塘,去往崖畔石桌。

  在竹楼和崖畔石桌之间,铺有青色石砖,可以在此六步走桩。

  之前是跟学生崔东山一起铺设的,只是陈平安也不知道,崔东山到底在青砖底部铭刻了什么文字内容。

  之前听老厨子说魏羡收了个嫡传当大弟子,一个才九岁大的小女孩,还是个孤苦伶仃的孩子,却已经有五周岁的修道年龄了。

  是魏羡在藩属小国小地方捡来的弟子。一个孤儿,四岁就开始修行?

  师徒双方,第一次见面,魏羡当时正在一处驿路旁的酒肆喝酒,就只要了一碗,不然喝酒误事。

  然后魏羡就瞧见了个衣衫褴褛的女孩,身形消瘦,面色枯黄,但是一双眼眸,不同常人,行走之时,呼吸,脚步,都很沉稳。

  那女孩从兜里摸出几颗铜钱,熟门熟路跟酒肆掌柜买了两碗劣酒,然后也不挑选空酒桌坐着,女孩就只是蹲在路边喝酒,端一碗,喝一碗。

  两碗喝完,一叠放,就归还掌柜。

  从买酒到还碗,小女孩从头到尾,都无言语,算好时辰和脚力,在暮色里趁着尚未夜禁,默默返回县城。

  魏羡见那掌柜好像对此半点不奇怪,应该是认识的,就跟对方一打听,才知道这个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喝酒的女孩,竟然就是酒肆这边的常客了,听掌柜说小姑娘无家可归,好像早年是个跟爹娘走散了的难民。前些年担任宗主国的大骊王朝,允许各个藩属凭功复国,其实老百姓也无所谓,结果就真坏事了,据说是当太子的,复国称帝了,几个兄弟就非要跟他争那张龙椅坐,兵荒马乱的,谁能想象,如今稍远些,有些个据说打完仗就没剩下几个青壮汉子的邻国,都纷纷安稳了,

  不曾想他们这儿早前没怎么遭灾,只是在边境那边打了场仗,虽说死了不少边军,可国境之内到底保住了个太平世道,世道竟然反而乱了起来,可不就是个孤儿了。

  这些年是怎么活下来的,谁在意呢。新坟头茫茫多,其实那都算好得了,例如被义庄收纳的,好歹还有个睡处,至于那些孤魂野鬼,甭管是怎么死的,当了鬼,也还是吃不上子孙饭的饿死鬼。但是小姑娘别看瘦瘦的,力气倒是不小,最早会在县城那边打些短工,最后在一座卖香烛纸钱的铺子落了脚。

  她一得空,就会在县城内外四处闲逛,估摸着是找她爹娘,最远就走到驿站这边,一个人等到天快黑,就回县城里边的铺子。

  只是掌柜嫌她的营生太过晦气,就只许她买酒,不许在酒桌这边落座,小丫头没说什么,每次都是这般规规矩矩的。

  魏羡听完过后就上心了。

  去那香烛铺子收徒一事,异常顺利,魏羡都没花银子,只是答应帮她找失散多年的爹娘就可以了。

  原来在她四岁那年,孩子的爹娘找了一处荒废破败大墓,有个如井口的口子,爹娘约莫是觉得一家人都肯定活不下去了,不愿小女孩饿死路上,沦为野兽食物,会骸骨裸露荒野,就狠下心,用一只篮子将她放入墓中,将身上仅剩食物都留给她。小女孩就独自待在墓中,结果等到几年后,她非但没有死在墓中,反而离开了那座大墓,就像一个孩子,硬生生从鬼门关爬回了阳间。之所以没有饿死,她倒是没有与认了师父的魏羡任何隐瞒,只说在她快饿死的时候,瞧见墓中有个大龟,每逢月光漏下来,它就会伸长脖子,好像在呼吸,就是慢些,她就跟着学了,学着学着就不那么饿了……

  听得陈平安一愣一愣的。

  既辛酸又震惊。

  要说奇人怪事,陈平安还真没少见,以至于见着了所谓的山上神异,早已见怪不怪。

  可这么一桩事,还真让陈平安有点……惊着了。

  魏羡的这个弟子,一定要见一见。

  没有明师指点,没有仙家秘籍,没有获得任何天材地宝,小女孩还不识字,就这么全凭自己看了几眼传说中的龟息术,就走上了修行路。

  要是这不算天才,怎么才算?

  按照朱敛的说法,落魄山能收下这么个再传弟子辈分的修道天才,估摸着一半归功于魏羡的师徒缘分,一半归功于落魄山的“功德福报”。

  在崖畔驻足片刻,陈平安回到竹楼住处,拿起那两本印谱,准备出门游历了。

  这趟出远门,相对以往而言,其实不算远,很近了。

  就只是去趟宝瓶洲东边的一个小国,办在清源郡仙游县的一个小武馆,就只是找朋友喝酒去。

  一个还能年轻的年轻道士,一个已经不再大髯、也不再远游的大侠。宝刀未老人已老。

  陈平安腰悬双刀,叠放一侧。

  是那两把狭刀,行刑,斩勘。

  陈平安没有直接御风远游,而是喊来小陌,两人徒步去了趟山门口,岑鸳机今天难得不在走桩练拳。

  小米粒就在那边看门,坐在竹椅上。

  好像手心偷偷攥着什么,一下子合掌,一下子摊开。

  自顾自乐呵呵。

  黄帽青鞋的小陌,如今手里多出了一只竹箱,和一根行山杖。

  陈平安担心小米粒多想,再次承诺道:“我和小陌这趟出门,不会很久才回家的。”

  小米粒使劲点头,一张小脸庞,写着一句话,好人山主说话要算数啊。

  陈平安摸了摸小米粒的脑袋,“作数作数。”

  小米粒这才放下心,对小陌说道:“小陌先生,很书生哩。”

  小陌蹲下身,单膝跪地,刚好与小米粒平视,微笑道:“右护法,有没有想要我帮忙捎带的东西?”

  自家公子的山头,气象万千,对于小陌而言,其实还好了,无需惊奇。

  只是如何都没有想到,会见到小米粒和小暖树这样的小姑娘。

  一个是落魄山的右护法,浩然天下所谓的护山供奉。一个管着霁色峰祖师堂在内的所有钥匙。

  小米粒连忙摆手,“么的么的,小陌先生千千万万不要为我再花钱了啊。”

  光是回礼一事,就已经让小米粒的脑瓜子不够用了,只得与暖树姐姐、景清还有老厨子都问了一遍。
本章节尚未完结,共3页当前第2页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-->>>

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