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笔屋小说网>剑来> 第三百五十七章 雨停(2/3)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三百五十七章 雨停(2/3)

章节不对?章节无内容?换源看看: 笔下文学17k小说网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雅文小说81中文网
  

  身穿道袍、头顶芙蓉冠的太平山真君宋茅,虽然心中略有不悦,但是大是大非拎得很清楚,对方眼高于顶,全然不将自己和太平山放在眼中,有他的底气在。就是实在想不到,桐叶洲何时出现这样剑术通天的剑修了?宋茅有些琢磨不透对方的心性和背景,不知道那人为何出剑,是借机捡漏杀妖证道分功德,还是纯粹的路见不平?会不会贪图那头大妖一身是宝的尸体?甚至是要全盘收入囊中,不许三人染指分毫?宋茅自然不在乎大妖尸体,只是此次桐叶洲大乱,此妖是明面上的罪魁祸首,与背剑白猿那头老畜生遥相呼应,才使得桐叶洲中部妖魔横行,必须要搬回去,让儒家书院过目,再让由书院出面,请阴阳家推算天机。

  所以宋茅一时间不知如何言语。

  那古怪剑修望向桐叶宗祖师,说了两个字,“不服?”

  在整个桐叶宗都威名赫赫的老祖师爷,说了一番暗藏杀机的话语,“这头大妖最好是留着性命带回桐叶宗,说不定能问出更大的阴谋来,你见大妖身受重创,一剑杀了,就断了线索,我们还如何顺藤摸瓜、找出幕后主使?不然我们三人,何必追杀如此之远?好巧不巧,桐叶宗西海如此广袤,你就刚好出现在大妖逃亡路线上?”

  玉圭宗姜氏家主脸上笑意不变,他是从来不嫌热闹大的。

  宋茅正要说话。

  那瞧着不过是位中年男子的陌生剑修,淡然道:“那就干啊。”

  从头到尾,剑修就说了这么两句话。

  不服。

  就干。

  这哪里是山上神仙的做派,半山腰那些中五境练气士,都未必如此粗鄙。底层的江湖武夫还差不多。

  宋茅已经来不及当个和事佬。

  又是一剑。

  只是这次递向了“不服”的桐叶宗祖师爷。

  那位老神仙脸色剧变,一个字都说不出口,赶紧祭出一件炼化千年的本命法宝,是一口得自一座破碎洞天的上古礼乐大钟,钟为八音之首,这口炼化后高不过一臂的青铜古钟,悬在桐叶宗祖师爷的头顶,古钟法相高达十数丈,将老人笼罩其中,古钟外壁篆刻有一篇上古儒家功德圣人的铭文,此刻大如拳头文字迅速流转,老人屹立其中,可谓宝相庄严。

  只是那一道剑气当头劈下后,以为最少可以抗衡片刻的老者,却发现身前古钟法相,直接被劈裂开来,再不敢有丝毫托大,连人带本命青铜古钟一起倒掠出去,为的就是希冀着剑气在自己倒退千百丈外,能够气势衰减。

  退了再退。

  长达十余里的海面之上,出现了一条久久没有被海水填平的沟壑。

  当剑气终于消失,桐叶宗老祖师爷面无人色,震撼之外,更是心疼不已,手中托着那座本命古钟,眼见着上边出现了一条细微刮痕。

  这需要他耗费多少天材地宝才能修缮如新啊?!

  那剑修随手一剑,怎么可能有此威势?

  别说是桐叶洲,更别提北边那个小地方宝瓶洲,就算是婆娑洲,也不该有此剑仙!炼化一条大江做腕上飞剑的曹曦,负责看守镇海楼之人,也绝无此剑气!

  剑修一剑劈退老修士,滚那么远去,总算不碍眼了,转头对另外一人问道:“热闹好看吗?”

  姜氏家主脸上笑容立即僵硬起来,抱拳赔罪道:“多有失礼,还望剑仙前辈恕罪。”

  剑修冷笑道:“前辈?你岁数比我可大多了。”

  这位姜氏家主在桐叶洲山上,那是出了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性子,正色道:“修行路上,达者为先。我姜尚真哪敢与前辈相提并论。”

  剑修不再理会这个听都没听过名字的姜尚真,望向更远处那个心有余悸的老头子,“你身上好像带着擅长攻伐的重宝,还不错,给我看一眼?”

  那位吃过大苦头的老祖师爷,大致晓得了这个剑修的脾气,那真是比太平山老天君还火爆,哪敢傻乎乎亮出那件宗门重器,用屁股想都知道那剑修不会罢休,万一来一句“既然拿都拿出来了,别浪费了,干脆互换一招,试试斤两”,那自己到底是接还是不接?不接招,玉圭宗和太平山的人都在旁边看着,接了,接住对方一剑倒还好,接不住,难不成与跟那头毙命大妖陪葬?

  老修士再不敢摆谱,赶紧说道:“携带宗门重器,只为顺利杀妖,不可随便现世。”

  心中腹诽不已。

  世间竟有如此跋扈不讲理的剑修,儒家圣人都是在干什么,也不管管?!

  不等老修士觉得自己如此退让示弱,那名剑修稍微有点脑子,也该见好就收了。

  剑修就已经问道:“你不拿出来,怎么接得住我第二剑?”

  桐叶宗老祖师爷气得火冒三丈,真当我是泥菩萨没半点脾气了?

  姜尚真板着脸,心中偷着乐。

  早看不惯桐叶宗修士那副欠揍的嘴脸了,不止是他,整座玉圭宗都是如此,尤其是自家老宗主,这辈子屈指可数的几次大动肝火,几乎全部是拜桐叶宗修士所赐。

  太平山真君宋茅沉声道:“如今桐叶洲妖魔乱世,恳请剑仙前辈今天不要出剑。”

  剑修收回视线,“那你来接这一剑?”

  宋茅毫不犹豫道:“可以!不管接不接得住,桐叶宗和玉圭宗的人都在场,会传讯我太平山,是我宋茅技不如人,即便死在此处,太平山绝不怨恨前辈!”

  剑修念叨了两声太平山后,像是记起了什么,破天荒笑道:“果然是太平山的修道之人,还不错,桐叶洲也就你们上得了台面,其余不值一提。”

  宋茅愕然不知何解。

  那剑修压下满身剑气些许,作为自己不再出剑的表态。

  算了,记得小齐曾经提起过这个太平山,说了句什么来着,素有古风侠气?

  剑修说道:“大妖尸体你们只管拿走。”

  宋茅如释重负,收剑入鞘后,抱拳道:“谢过剑仙前辈杀妖。”

  剑修犹豫片刻,望向三人,问道:“可有人认识一个叫陈平安的年轻人,知不知道他如今身在何处?”

  宋茅和桐叶宗老祖师爷皆是迷茫不知。

  姜尚真在心中迅速一番权衡,笑道:“我刚好知道。”

  剑修问道:“怎么说?”

  姜尚真以心声告知这位剑术通神的古怪剑修,简明扼要说了藕花福地的见闻遭遇。

  剑修点点头,不以为然道:“小小福地的天下第一……还算凑合吧。”

  姜尚真试探性问道:“前辈是否需要我帮忙看顾一二?”

  剑修斜眼,“你配吗?”

  姜尚真无奈苦笑,不再说话。

  剑修就此远去。

  与桐叶洲越来越远。

  他左右可懒得给谁当什么护道人。

  等到那名剑修远离此地,姜尚真嬉皮笑脸道:“果然还是咱们浩然天下更有趣些。”

  宋茅好奇问道:“你认识这位大剑仙?”

  姜尚真笑而不语。

  小心翼翼回到两人身边的桐叶宗老修士,冷哼一声,“此人剑术是高,就是……”

  姜尚真幸灾乐祸道:“就是如何?”

  老修士硬生生将到了嘴边的话语咽回肚子。

  是真怕了那家伙的出剑,太不讲理了。

  下一刻,老修士觉得自己真是祖坟冒青烟了。

  原来那名剑修已经转瞬而返,瞥了眼老修士,却是给姓姜的撂下一句话,“这头大妖的妖丹归你了。”

  姜尚真抱拳笑道:“晚辈知道如何做。”

  剑修左右,再次就此远离人间。

  ————

  桐叶洲那条破碎龙脉中的别宫中,白猿看到了一位身穿道袍的高大老人。

  年轻道士笑容尴尬。

  老道人笑问道:“心想事成,开不开心?”

  年轻道士苦涩道:“很是意外了。”

  坐在锁龙台上的白猿,虽然做不出年轻道士这种祸乱半洲的阴谋布局,但是修行数千年,眼力还是有的。

  观道观观主,那个据说是谁都找不到的东海老道人。

  想要进入藕花福地,世人就只能找到那个背负金黄大葫芦的小道童,一帮货真价实的陆地神仙,耐着性子与一个小家伙谈买卖。

  年轻道士站起身,问道:“老道长来此,是要替天行道,杀我了事?”

  老道人讥笑道:“天都塌了,哪来的替天行道。我来此地,是想看看,谁有这胆子和本事,敢觊觎我送出去的那把桐叶伞。”

  年轻道士恍然道:“是那把小丫头随手撑在手中的油纸伞?”

  他叹息道:“早知道那陈平安与老道长有关系,我可不敢冒犯,自找苦吃不是?”

  老道人与年轻道士擦肩而过,一步步拾级走上那座锁龙台,“我对人间没有兴趣。不杀你。也该让某些安乐窝里的人涨涨记性了,不然早忘了那些老骨头们当年做了什么。”

  年轻道士转过身,笑着跟在东海观道的老道人身后,步步登高,“谢老前辈法外开恩。”

  有老道人这番话。

  他在桐叶洲的谋划,哪怕提早-泄露,仍可算是成了一半,因祸得福也说不定。

  重返蛮荒天下后,最少不用被放逐到那片山脉中去了,给一个瞎子当苦力,年复一年搬动一座座山岳,放在这里搁在那边的,别人觉得好玩,身处其中的大妖,有哪个不觉得生不如死?关键是不知怎么回事,蛮荒天下的那些霸主,似乎从未想过要联手将这颗大钉子拔出,丢到剑气长城那边去。

  老道人走到锁龙台上,瞥了眼如临大敌的白猿,点点头,“小畜生还算有点意思,我便顺势而为好了,记得在藕花福地,拿出你的那门背剑术。”

  刹那之间,已无仙剑可背的太平山白猿,在锁龙台上消逝不见。

  年轻道士心思急转,默默推演,嘴上问道:“白猿已经不在,老前辈不如开门见山,想要我做什么?”

  老道人反问道:“你的本心想要做什么?”

  年轻道士坦承道:“说了会死在这锁龙台,还是不说了。”

  老道人有些失望,“我已经给了你机会,你一个真身巅峰、距离十三境只差毫厘的大妖,却连一个陈平安都不敢杀,所以错过了一桩天大机缘。当初剑气长城陈清都,借了陈平安一把佩剑,为的就是将某些因果转嫁到陈平安的肩上。你要是杀了他,你与蛮荒天下有大功德,我呢,也可以趁机将陈平安收入道观之中,既可以气死那个老秀才,也可以让自己蒲团的位置抬高一大步。”

  年轻道士心头大震。

  老道人笑道:“现在晚了。”

  年轻道士一跺脚,悔恨不已。

  脚下那座古老锁龙台轰隆隆作响,锁龙台外边的漆黑虚空,不断电闪雷鸣。

  老道人说道:“你如果是人,在浩然天下当个纵横家,前途是不错的,当个阴阳家嘛,资质不太行。”

  年轻道士无奈点头,“确实如此。”

  老道人突然说了一句用意极深的话语,“其实你们这些两座天下的晚辈,如果生得更早一些,然后能够侥幸活到今天,很多都可以不差的。”

  年轻道士陷入沉思。
本章节尚未完结,共3页当前第2页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-->>>

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