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笔屋小说网>剑来>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二十人与候补们(六)(2/3)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二十人与候补们(六)(2/3)

章节不对?章节无内容?换源看看: 81中文网
  

  大、德行很高的女子,也会被人敬称为先生,分量就更重了。”

  他们恍然大悟,记得家乡武馆那边,馆主也收过一个女弟子,结果当天就被他媳妇挠了个满脸花,馆主从头到尾都没敢还手。

  白雨问道:“怎么都是他们的道理啊。师父你就没有自己的说法?”

  曹慈说道:“学拳对我来说,就是呼吸一般的家常事,我自然说不出什么大道理。在收你们做徒弟之前,就没想过什么拳理,如今在补。”

  停顿片刻,曹慈说道:“如果要学那种有资格落笔写在纸上的拳理,以后我可以帮你们介绍一个人,他比较擅长。”

  曾经与他的开山大弟子切磋过四场,回头请他与自己的两位亲传弟子说一番拳理,想必不是太过分的事情。

  白雨问道:“师父的这个朋友,肯定是懂的拳理很多,打架本事一般?”

  曹慈无奈道:“不能这么说。”

  嵇节说道:“就是那个武德一般的陈平安,对吧?”

  曹慈忍住笑,“这种话,我们师徒私底下说说就行了,可别当人的面说。”

  站在水边,曹慈突然问道:“其实师父也琢磨出个拳理,你们要不要听?”

  俩孩子不约而同点点头。

  曹慈指了指自己,“这副人身,天地清明,一团和气,我是主人。”

  “这种内求的武学境地,我形容为不必外求的天下第一人。”

  说到这里,曹慈笑着补了一句,“这种大道理,听过就算了。”

  白雨说道:“听得稀里糊涂的,不过听上去老霸气了。”

  嵇节赞叹道:“难怪师父这么厉害。”

  小女孩拿手肘一撞身边的同龄人,“呆阿咸,记下了么?”

  嵇节点头道:“记下了。当皇帝老儿的圣旨听。”

  曹慈哑然失笑。上了船,生意冷清,乘客寥寥,船上靠窗位置,有那唱曲开嗓的清瘦少女,一旁有男人拉二胡,时不时停下来,纠正少女唱腔的缺漏,估摸着是做那种乡野草台

  班子生意,靠串戏挣钱的。

  曹慈要了三碗榨菜肉丝面,隔壁桌坐着个慈眉善目却有官气的老人,带着两个精悍随从,坐姿端正,腰杆挺直,眼神时常游走船舱,提防刺客。老人约莫是将温文尔雅的曹慈当成了读书人,主动邀请拼桌一叙,曹慈本想婉拒,可是见俩孩子实在无聊,便答应下来。老人相当健谈,刚好曹慈不善应酬,却是个不错的听客,故而还算投缘。老人说自己大半辈子宦海沉浮,每每外放为地方官,羁旅最喜江河舟行,此事实在不恶,日啖鱼虾,大饱口福。如今告老还乡

  尤其是宦囊还算充裕,就更悠闲了。

  老人笑言一年才四季,炎夏有苦热,隆冬有酷寒,他这种行将就木的老人,气血少且衰,日夜遭煎煮呐。

  曹慈总是笑着点头。

  下了船,走出一段路程,曹慈才告诉两个唧唧喳喳猜测对方身份的徒弟,老者其实是一位持牒巡游的山神老爷,官身不低,才可以山管水。

  而那边同样在猜测曹慈的身份,却误会是那种修炼仙法的得道之士,身负道气,上山下水,走南闯北,能够见怪不怪。

  夕阳西下,落日余晖,如吊山鬼。

  见过了一位山神,更早在仙家渡船上,神仙也已经看过了,而且是一大堆,先前在那家乡破败古庙内,还瞧见了鬼。两个孩子有了拳意上身,就等于在武学上登堂入室了,哪怕没有火光照路,走夜路还是问题不大。曹慈与他们说夜行无月的时候,走在古路荒径上边,常有鬼物

  提笼把火,自照不照人,所以即便是市井凡夫,除非身体羸弱,神气不盛,阳气不足,否则都是看不见他们的。

  说是这么说,可是如此山中夜行,鹘声磔磔,木客啾啾,听着委实渗人,让俩孩子都起了鸡皮疙瘩。

  在阴恻恻山坳间突兀间遇见一巨第,似王侯豪宅。

  师徒要么原路返回,要么凑上前去敲门借宿。

  曹慈敲开门之前,让翩翩和阿咸尽量收起拳意。

  开门的是个慈眉善目的老仆,瞧见了曹慈身边的两个孩子,老态龙钟的老者就想推辞,说自家夫人寡居在此,不宜待客。

  老人身后不远处,出现一双年龄相差四五岁、眉眼有几分相似的姐弟,衣衫朴素,老人却笑着喊了声阿官。

  名门望族里繁文缛节,规矩多,比如孩子一律不准穿丝绸绫缎的华服,会折福,所以终年布衣,只穿改过的旧衣。

  而阿官,是仆人对主人家孩子的一种尊称。只是这双本该锦衣玉食的豪门姐弟,看上去有些面黄肌瘦,脸上无光彩。

  少女攥紧弟弟的手,不敢看曹慈一行人。按照这边的习俗,有一本祖传的祭祀簿,菜肴种类样式,香烛摆设等,都有明文规定。少女到了十四岁就要梳鬟,穿红裙子,去祠堂拜过祖先挂像,意味着她从这天起就可以谈婚论嫁了。老人自称是坟亲,会点瓦匠木作手艺,来这边串门帮忙修缮的,坟亲便就是大家族专门的守墓人,负责管理祖先坟墓的下人和他们的

  家眷,双方情重如亲戚。

  曹慈带着徒弟在这边过夜,休歇一晚,一夜无事,曹慈挑灯夜读,天未亮就启程,带着睡眼惺忪的两个孩子,一起离开巨宅。

  曙光将现之际,两个孩子发现身后道路上,有一位撑伞的妇人,带着那双神光焕发的姐弟,与他们遥遥行礼,很快便消逝不见。

  白雨轻声问道:“师父,一宅子都是鬼,对吧?”

  曹慈点点头,“所以先前让你们收敛拳意,就是免了冲撞他们,否则就不是登门借宿,而是上门寻仇了。”

  嵇节好奇问道:“那位夫人与我们道别,又是咋回事?”曹慈解释道:“鬼物断了香火祭祀,就跟人饥不果腹一样,很容易失去一点真灵,要么化作厉鬼,要么魂飞魄散。有三种解决办法,最好的,当然是修炼道法,但

  这是需要讲求仙家机缘的,再就是吃香火、供品,大家族小门户,都需要要祭祖。然后就是汲取活人的阳气。”

  嵇节闻言悚然,瞪大眼睛道:“师父,你没事吧?”

  曹慈笑道:“我们在他们家中盘桓一宿,自有阳气凝聚,我们是武夫,这点损耗,算不得什么。却足够帮助那栋宅子的主人家免去多年的断炊之忧了。”

  所谓的“多年”,实则是百年之久。白雨说道:“晓得了,老伯伯婉拒我们借宿,是怕害了我们俩孩子,那个当姐姐的,带着小阿官一起现身,是他们实在饿得慌了,又不好意思明说,对吧?师父呢

  就假装什么都不知道,故意也不道破,借咱们地儿住一宿,人鬼相安,是他们的待客之道,咱们便留下些阳气,是为客之道。”

  曹慈揉了揉小姑娘的脑袋,“聪明。”

  阿咸哇了一声,“师父,你人也太好了吧。”

  翩翩打抱不平,“还没有师娘,说不过去。”

  阿咸说道:“有了师父,师娘还会远吗?”

  曹慈笑了笑,伸手按住俩孩子的脑袋。

  看来给人当师父,确实还挺有意思的。

  俩孩子经过这么一件事,就又与曹慈亲近起来。

  临近目的地,来了个年轻女子,俩孩子对视一眼,莫非是未来师娘来了?

  自然不是,女子是廖青霭,他们的三位师伯之一。

  廖青霭笑着解释道:“窦师姐在家族那边忙得连轴转,实在脱不开身,就让我来接你们。”曹慈点点头,笑着介绍起身边两个孩子,“廖师姐,他们是我刚收的徒弟,嵇节,小名阿咸,白雨,小名翩翩。在我刚认识他们的时候,就已经有拳意在身了,很

  难得,他们只凭平时架梯子偷看隔壁武馆的桩架把式,就可以现学现用,甚至可以说是化为己用,在一处乡野祠庙内,我看过他们的出手,有模有样。”

  廖青霭大为意外,因为除了大师兄马癯仙,他们仨至今都未收徒。

  师姐窦粉霞是懒,她的口头禅是找个好人家赶紧把自己嫁了吧。
本章节尚未完结,共3页当前第2页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-->>>

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