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笔屋小说网>科技公司,我成国产之光!> 第二百八十九章 对话华晨集团,商议生产工厂转让(1/3)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二百八十九章 对话华晨集团,商议生产工厂转让(1/3)

章节不对?章节无内容?换源看看: 81中文网
  东三省,奉天市。

  这里是国家重点建设,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。

 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奉天的工业门类已达到122个,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已达2403家,地区生产总值1720多亿元。

  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制造、电子信息、化工医药占比最大,是支撑经济的重要产业。

  华晨集团,以及它的汽车生产工厂就坐落于奉天。

  此时的华晨集团总部,一场唇枪舌剑正在会议室上演,两边各执一词,互不相让。

  “我们通过正当手段聘请的技术人员,史蒂文先生你们没有权利阻止他们进入生产车间,还请你们不要再派人阻止。”

  “不不不!他们是我们宝马的离职员工,根据合同协议,未来两年他们都不可以从事汽车领域相关的工作,我阻止他们进去车间,那是维护我方的正当权益!”

  “我们可以支付违约金。”

  日系车、德系车占据了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。

  “违约金?”

  试想一下,谁愿意出钱出力出场地,一年下来只拿20%不到的净利润?

  很显然。

  “接个电话。”沈冬站起身,直接往会议室外走去,上面的号码让他感到疑惑。

  想弯道超车?

  不好意思!

  燃油车不存在这个可能!

  斯蒂文看着急眼的沈冬,依旧摆出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道:“不是我们赶尽杀绝,而是按合同办事,如果你们要支付违约金…”

  来到会议室门口,他又走到了一侧偏角落位置,简单调整完情绪后,按下接听键道:“是任老总?真是稀客啊。”

  沈冬立马警觉起来。

  他做为华晨集团董事长,此时真的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。

  在沈冬落入下风时,口袋里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。

  也就是说,不仅要没收全部获取的薪资,还要按十倍赔偿,最关键的是,这些德国工程师少则干了二十年,多则四十年,从业生涯的金额根本无法统计了,审查又要花大量时间,华晨集团根本和宝马集团耗不起。

  可没了技术支持,自己搞了华晨龙华才知道原来造车这么难,设备钱基本全砸里面了。

  两人之间有联系方式,还是五年前举办的企业研讨会,彼此交谈了几句闲话。

  就比如说纯国产的汽车,在新能源汽车没出来前,谁会去买国产的汽车啊?

  坐在右侧,金发碧眼,戴着副斯文眼镜的外国男人推了推他那副眼镜,不屑道:“你付得起违约金就不会找我们谈条件了。”

 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,鲲鹏公司是做手机领域,以及无线通讯方面的公司。

  华晨集团内部出现问题,这件事绝不能传开,要是被银行知道就麻烦了。

  可偏偏沈冬还不敢翻脸,因为华晨集团不仅仅只有华晨龙华,还有华晨宝马。

  “你听谁说的?”

  “沈总就别猜了,哪怕你猜对,我也不可能告诉你,况且我能说出华晨龙华这个车型品牌,自然是有备而来的。”

  被追过债的都知道,银行是非常双标的,如果你公司经营好,它们会想方设法让你贷款,哪怕公司不缺钱都会想尽办法让你贷款。

  燃油车不比其他领域,如果没有外国工程师提供的技术支持,品质方面真的会没有保障。

  因为还要继续谈事,沈冬也没有和任国非扯东扯西,直奔主题道:“任老总突然给我电话,应该不是简单叙旧吧?”

  任国非。

  (都为梦中的明天)

  他们当初签的协议,那可是经过顶级律师拟定的,基本找不到丝毫漏洞,而且违约金是工程师从业生涯的十倍金额。

  可如果你经营不善,它们会毫不犹豫第一个落井下石,向法院起诉追讨资金。

  他停顿了0.2秒,继续说道:“我们会立即派人去查明,他们这些年的工资明细,当然了,时间可能一年,也有可能是三年,更有可能是五年…”

  任国非笑着打了声招呼。

  就拿德系车举例,它们的专利证书堆叠起来,足以有百米高,这丝毫没有夸张。
本章节尚未完结,共3页当前第1页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-->>>

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