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笔屋小说网>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> 第395章 改革本质,大明能统治世界的真实原因(1/3)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395章 改革本质,大明能统治世界的真实原因(1/3)

章节不对?章节无内容?换源看看: 81中文网
  最新网址:xs太孙妃,谢雪怡一头飒爽的短发。

  把老皇帝吓了一跳。

  “皇爷爷,太孙嫌天气太热,就把头发给剪了,嫁夫随夫,孙臣也跟着剪了。”谢雪怡满脸讨好,小手勤快地敲打老皇帝的腿。

  “你俩被天下人骂,别把朕拖下水啊。”朱祁钰立刻明白太孙妃来干嘛来了。

  “皇爷爷,没您顶着,孙臣哪里敢呀!”谢雪怡给老皇帝揉肩膀。

  “朱佑榶那小子说是朕的主意?”

  朱祁钰整张脸都黑了:“去把太子叫过来,把太孙吊起来打!”

  头发,是汉人的根啊。

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,是孝道的表现。

  更代表着儒家对大明的统治。

  民间走夫贩卒劳作辛苦,把头发剪光了,没问题,因为他们没文化;如果是接受新文化的学子剪短头发,说他们新潮,也没问题;民间谁剪了头发,都没有问题。

  但是,太孙代表着皇家,代表着未来的皇帝!

  他带头把头发剪掉了!

  是什么意思?

  是要放弃儒家正统思想?还是要放弃你朱家的帝王传承啊!最重要的是,大明以孝法治天下,你太孙带头不孝,是要挑战儒家正统吗?

  所以老皇帝慌了。

  他当年强迁孔家,都被文人骂了半辈子。

  只是强迁,他还封孔家王公了呢!

  可被天下人骂成什么样子?一个文宣王,也平复不了士子们的骂声。

  要知道,他是皇帝啊,皇帝必须要维护儒家正统,如果儒家正统没了,他还当个屁皇帝呀,法统何来?

  他总说要打击劣士坏绅,其实,天下最大的士绅头子,恰恰是他啊!

  他总要打击顽固派,开明新思想,其实天下最大的顽固派是朱家啊,最该打倒的是朱家啊!

  按照历史轨迹正常运行,受益最大的就是朱家!就是皇族!就是他朱祁钰!

  他偏离历史轨迹,是为了让大明国祚不灭,仅此而已!

  没有别的意思!大家别想太多!

  他压根就没想过,把皇位交出来,不做世界上第一士绅头子,也没想过开放思想开放到把自己开没了!

  更没想过把皇位玩没了,把朱家给变没了!

  所以,他看似离经叛道,其实全在规则之中!

  因为他是天下最应该维护规则的那个人啊!他才是那个最怕规则打破的那個人啊!

  打破了这套规则,第一个没的,就是皇帝,就是皇族!就是大明!

  还有什么规则,能比现行的规则最好的?没有了!

  也不能有!

  他是天底下最应该维护正统的人啊!整个朱家,整个既得利益集团都要维护!

  所以,他打击士绅,强行移民,重农重商,强行开海,看似是和士大夫站在对立面上。

  可为什么就不动动脑子?为什么他八十多岁了,没遭到刺杀?还能安稳的当皇帝!

  是因为他站在神坛上吗?

  是因为他功莫大焉吗?

  是因为他是皇帝吗?

  呵呵,都不是!

  因为他从来没触犯过当权者的利益,没错,他从来没触犯过的,甚至,他还在不停保护当权者的利益!

  他打击的无非是没有官僚的士绅,打击的只是士绅家里的家财,却从未打击过士绅家族的政治地位!

  他这边从士绅手里抢钱,那边把工厂赐给满朝文武。

  他这边开海做贸易,那边允许天下人去做贸易。

  他这边开辟新思想,那边却在死死维护着旧思想!

  所以,愚蠢的人只看到了老皇帝的改革!

  却从未看到,这件事的根本,老皇帝只是把历史偏离了一个方向而已,从来都没有进行过改革!更没有推动大明向其他方向发展!发展的只是经济,经济,仅此而已!

  因为,改革,会把自己革没的!会把朱家革没的,会把大明革没的!

  皇权存在的意义,不是就保护皇位稳定的,而是要保护当权者的既得利益!

  你好我好大家好,皇位才能稳定!

  既得利益集团都能得到好处,他的皇位才永远不可动摇!

  这个世界上,真正拥护他坐皇位的,只有那些既得利益者,其他人压根就不拥护他!

  正因为这些,朝野上下才能任由老皇帝任性,才能任由老皇帝杀人!

  因为,杀了一个人,是为了更多人好!是为了维护法度,维护规则!这是约定俗成的事情!

  谁看见过老皇帝挑战儒家思想?

  谁看见过老皇帝尊佛轻儒?

  谁看见过老皇帝铲除朝中重臣家族?

  没有过的!

  老皇帝杀的,都是挡道的人!

  即便偶尔任性,也只是杀了几个无辜的人罢了,没有触碰到任何既得利益集团的根基,也压根不会触碰!

  因为,大家都是一伙的!

  这才是政治的本质!

  维护一批,剥削一批,这才是真相!

  就说于谦家族,以前家徒四壁,现在于谦家族资产几十亿!还是明面资产!

  老皇帝一边改革,一边联姻!

  和老皇帝联姻的文武臣子,哪家不富得流油?哪家不是既得利益者?哪家没成为自己人?

  没错,老皇帝确实杀了很多很多人。

  但他们只是发财路上的绊脚石!

  为何开海那么容易,为何开海政策四十多年了,从未动摇过,因为大家都赚得盆满钵满!

  以前为何朝野上下反对开海,因为开海只肥了皇家,天下人没好处。

  现在呢,所有人都可以做贸易,尤其是当朝权贵,谁家不参与海贸?谁家不赚得盆满钵满?

  这不比贪污来得更快?

  以前花几两银子都是大爷了,现在谁家没有几个亿?

  都得到好处了啊!

  因为老皇帝带领他们往前走,一切都在变好,所以大家才拥护老皇帝啊,所以老皇帝才是带头大哥!

  为何老皇帝封了四十多个藩王,朝野没人反对!

  为何老皇帝天天派兵打仗,重臣只是吐槽却不反对?

  为何大军远在万里之遥,没人叛乱?

  因为老皇帝给足了好处啊!

  四十一个皇子,都娶了满朝文武公卿家族的女儿,二十七个公主,都嫁给了满朝公卿儿子!

  几百个皇孙,娶的都是重臣公卿家女儿!几百个郡主,也都嫁给了公卿的儿子啊!

  这是捆绑啊!

  所有人都被老皇帝死死捆绑在一起了。

  对于公卿家族呢,也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,给了他们一条退路。

  重臣公卿在大明做高官,子孙则去藩国做高官,家族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,这还不知足吗?

  确实,公卿家族没人当国王。

  可千年世家不香么?

  为何老皇帝派重臣去藩国组建中枢朝廷,不就是给他们家族发展的机会吗!

  这些中坚臣子,在国内一时之间得不到高位,子女也无法和皇族联姻,那么就去藩国,和藩王联姻。

  再回国跃居中枢,这不又是一个政治家族吗?

  正因为皇帝制造出无数个政治家族,所以他的改革,没人反对,所有人都在支持!

  这也是大军连年在外征战,朝野上下没人反对的原因!

  反对什么啊!

  这是给自家出力呀!给自家创造幸福生活啊!

  军中为何不造反?

  军队里的中高层,也可以和藩王联姻,底层则可以随便抢掠,大家都得到好处了,为什么造反?

  老皇帝对勋爵十分大方,景泰一朝,封了上千个伯爵!

  没人觉得伯爵不值钱!

  因为大明伯爵是不降级的!世袭罔替,与国同休!

  而且,他们和藩王联姻,子孙当中分出一支在藩国当勋爵,一门几个勋爵,不香吗?

  傻子才会造反呢!

  这么大方的皇帝上哪找去?

  这些年,也没有因为战争方式改变,而改变封爵方式,还是实行老一套封爵办法,只要立下功勋就封爵,公平至极。

  那些底层士兵,随便抢掠,谁不赚得盆满钵满,死了残了都有抚恤金,退役有退役金,军饷补贴一分不少。

  朝廷从来没因为谁赚钱多了,就少发一分钱。

  甚至,在藩国征战,很多人留在藩国当地主了,什么好日子没有?为什么要造反?

  造反的反而是土著!

  明军杀了还立功,还有钱赚!

  每年军费支出都是无比庞大的,这笔钱老皇帝从来没省过,还鼓励军中踊跃杀敌,该封爵封爵,该世袭世袭。

  就说大明底层士兵,一天一个鸡蛋,一斤肉,二斤米,偶尔给半斤牛奶或羊奶,战时加餐,每月军饷拿2000块,所有缴获四六分账,士兵拿六成。

  优秀士兵则被遴选进入武学学习,出来的都是底层军官。

  中层军官最差的也是世袭,好一点的都能得个封爵。

  那些投降的士兵,吃上明军的饭,眼泪都能出来,别说军饷了,饭都吃不饱呢。

  就这待遇,哪个国家能负担得起。

  就光吃,大明花的钱,就赶上德国、法国这样的欧洲大国十年军费了。

  老皇帝不但不差吃,还不断发补贴。

  军户,军人的家眷,年节假日都有补贴。

  以前军户代表着社会低下,现在军户代表着人上人,老皇帝不停提高军户的社会地位。

  军户买房子有补贴,住房有补贴,供暖有补贴,得病有补贴,找工作优先考虑军户,等等等。

  军官就别说,军官的小日子过得更舒坦,谁家不住小洋楼,谁家没几个妾室,谁家没个几百万。

  所以,大军在外,不会造反的。

  想哗变都没机会,一个是底层兵卒不会跟着造反,第二个则是各军中掺杂着藩国军队,旁边还有藩国虎视眈眈做监督。

  谁敢造反?

  这就是老皇帝的底气。

  老皇帝看似改革,看似把大明搅得一团糟,其实什么都没变!

  改变的是世界!改变的是别的国家!

  这也是老皇帝皇位稳如泰山,这也是他想要禅让,天下人反对的根本原因!

  因为太子做不到!

  太子对阶级固化十分不满,太子对军中大手大脚花钱十分不满,太子对藩国对大明的态度很不满!

  这些他都摆在明面上了!

  可他有改变的能力吗?

  没有的!

  老皇帝为何能把皇位做得稳如磐石?

  为什么他能活这么大岁数,没人暗害他?

  正常来说,像皇帝这种养尊处优的人,活个七八十岁太正常了,可为什么大明皇帝都短寿?

  因为换一个皇帝,对天下人都有益处。

  因为新皇登基,有人就有从龙之功。
本章节尚未完结,共3页当前第1页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-->>>

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