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楚的国旗也升起来。
大楚,和大明不一样,大明是兼容并蓄,大楚是闭关锁国!
把什么天性统统装进瓶子里,不许拿出来!谁敢拿出来,就剁了谁!
尤其是头发!
必须变成大明衣冠,披头散发的像个野人似的,真是难看,短发就更不行了,身体发肤受之父母,怎么能剪短头发呢!
对了,这里不敬父母,反而更敬神灵,这是万万不行的,统统都要改。
朱见深的野心,在这一刻迸发出来。
景泰三十四年春,开罗运河开凿成功,第一艘船支通过,十九艘宝船从红海行驶到可可西里,镇住了欧罗巴诸国。
大量原住民被驱赶上船,意大利的一切,全部装船,送给皇帝。
意大利式建筑,朱见深看见就头疼,这次干脆全部拆除,拆不了就统统烧掉,建成中式建筑,他喜欢园子,全都建成园子。
不止他,所有大明人,都看不惯这种没文化的建筑,这些建筑,汉朝时候就不用了,还得宫殿住着舒服。
本来建都突尼斯,宫殿都建一半了,结果战争匆匆,只能迁都罗马。
问题是,罗马这地方,是教宗的老巢。
又是欧罗巴诸国的圣地。
他一个大明人,在罗马建都,多少有些众矢之的的意思。
重点是,他讨厌被教宗捆绑。
最关键的是,罗马缺乏战略纵深,以前意大利面条建都在此没毛病,人家都这么面了,谁还好意思欺负他呀?
大楚不一样,大楚的强大,让诸国胆寒。
从占据意大利后这一年多,朱见深就和诸国打了个遍,小摩擦就不说了,大型战争也不少。
胜负都有,但大楚绝对是个不好对付的。
欧罗巴诸国对这个外人,是很警惕很讨厌的,陈嘉猷的信件,不止一次提到,大楚锋芒毕露,该低调的时候要低调。
其实,朱见深是想定都米兰的。
这地方四周环山,修建关隘,有充足的战略纵深,还能跳出教宗对大楚的控制。
但教宗却坚持让大楚定都罗马。
朱见深也犯愁。
他写了密奏,请皇帝出谋划策。
运载着大量欧罗巴人的宝船,穿行红海,进入大唐洋,浩浩荡荡回国。
而宝船进入大明,已经是景泰三十五年了。
大明更是千变万化。
景泰三十三年,大明探险家穿过了白令海峡,抵达美洲,发现了新大陆。
白令海峡,就是第一个发现这条海鲜的人叫白令。
消息传回中枢,皇帝就派水师三万,登陆美洲,到现在还没传回来消息。
景泰三十四年,石油科研院发现了塑料。
如今尚在塑料实验之中。
同年,大明第一个蒸汽机,试行成功,但还无法量产,正在研发量产工序。
民间化学家提出元素论,化学元素,成为景泰三十四年热词。
大明经厂出版化学全论,通篇五百万字,搜罗民间所有关于化学的著作,整合而成。
化学应用在农业中,大明化肥首次量产成功,但价格还虚高,还有下降的空间。
农药行业得到巨大突破。
景泰三十四年,是化学爆发的一年,化学成果应用实践,在民间引起巨大反响。
景泰三十五年,大明人口突破20亿。
中枢下旨,加快移民速度,主要目的地是印度和澳大利亚,强制民间庶子、庶女外藩。
年初,物理汇编刊印,全文超过千万字。
白话文运动取得重大成功,民间掀起新文化运动,去除古文的繁重,启用新文字,书写方式也提出变革。
新文化运动,旨在教化万民,想改竖体字为横向书写。
工厂提出机械变革,用机械替代人力。
第一枚成品镇痛药制成,起名去痛片。
中枢颁布禁毒法案,严禁毒品。
宝船回到大明,传来楚王占据意大利的喜讯。
朱祁钰诏重臣入宫商议。
首辅是王竑。
姚夔在景泰三十一年病故,王文继任首辅,在今年年初病故,便由王竑担任首辅,王复为次辅。
马文升、余子俊、王恕、尹直、李侃、李匡全部入阁。
“朕就说过,楚王是有本事的。”朱祁钰对朱见深鸠占鹊巢,十分开心。
“但意大利没有战略纵深,能依靠的就是教皇,可以说是欧罗巴最弱的一个国家。”
朱祁钰看向马文升:“你对欧罗巴深有研究,怎么看?”
“陛下说的是,意大利这块地方没有战略纵深。”
“是坏处,也是好处。”
“只要兵强马壮,就可以翻越阿尔卑斯山,拿下北面的疆土。”
马文升回禀道。
余子俊却冷笑道:“欧罗巴小国星罗棋布,哪有你想的那么容易?”
“咱们本就是外人,若得到更多的领土,就是众矢之的。”
“反而不该寻求欧罗巴的战略纵深,而是经营北非。”
他认为,北非比意大利更重要。
“余阁老说的对。”
韩雍开口:“北非的沙漠,才是真的战略纵深,大不了就钻进沙漠里,传承永远不会断。”
“王都无论设在哪,意大利这地方,都没有价值。”
“只要守住北非,楚王就能随便招惹欧罗巴诸国,大不了退回北非去。”
项忠没跟他呛嘴,点头同意:“陈泰没有战略眼光,情有可原。”
“无论罗马,还是米兰,都不是好的定都地方。”
“意大利,其实就是朝鲜。”
“大明以前不稀罕吃他,所以能保持独立,后来大明想吃,他们是逃不掉的。”
“意大利甚至比朝鲜还烂,这地方跟倭国差不多,常年地震、火山喷发。”
“而意大利和突尼斯连起来,横断地中海,这是众矢之的啊。”
“如今运河开通,楚王又霸占着红海。”
“这都是让人眼红的地方。”
项忠斟酌道:“楚王过于贪图领土,其实中了西班牙的圈套。”
“两个重担,楚王都承担不起。”
“最关键的是,意大利不是种田的宝地,北非却是种田好地,被西班牙抢走了。”
“本质是,不让楚国人口发展起来,咱们运人越多,越容易让楚国崩盘,弊端巨大。”
“没法自给自足的国家,是没有前途的。”
项忠一针见血:“北非太广袤了,整个地中海沿岸,四千米啊,长条形的国家,首尾不相顾,是没好下场的。”
“楚王得意忘形,怕是要吃大亏。”
听完项忠的话,朝臣都点点头。
朱祁钰凝眉:“可不占据北非,凭借意大利,几百万人都养不起,还有个教皇等着要饭吃呢。”
“教宗和以前的佛道一样,都是吸在百姓身上喝血的。”
“陛下,贪多嚼不烂啊。”
李秉出声:“摆在楚王面前只有两条路,要么放弃意大利,意大利什么都没有,放弃不心疼。”
“要么放弃红海,这红海是大明通往欧罗巴的要道,绝对不能放弃。”
摆明了就是放弃意大利。
项忠同意李秉的意见。
朱祁钰皱眉:“意大利确实不是什么好地方,但他是地中海的中心啊,还有罗马教皇这张牌,放弃太可惜了。”
“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?”
罗马教皇在别人手里,是大雷,在朱见深手里,反而是挡箭牌。
有教皇在,意大利没有战略纵深,也很少挨揍,就算挨揍,也能保住国祚不灭。
真到战时,朱见深完全可以把教宗顶在前面,看看对方敢不敢开枪。
李秉苦笑:“陛下,出头的椽子先烂,楚王太着急了,不该打这么一仗的……”
“是朕让打的。”朱祁钰道。
李秉翻个白眼:“那您怎么没跟臣等商量呀。”
“朕也想投石问路嘛。”
“那就放弃意大利!”李秉坚决道。
朱祁钰斟酌,若放弃意大利的话,守住开罗,可开罗粮食供应不足呀。
还是法国好啊,欧洲最好的地都在法国吧。
“怕是难放弃了。”
余子俊苦笑:“西班牙就想让楚国当活靶子,楚王就算想走,西班牙不会同意的。”
“再说了,人都移上去了,怎么走啊?”
“楚国放弃北非,是最烂的一步棋。”
“北非在手,直布罗陀海峡就被威胁,西班牙就得听楚王的,可现在突尼斯往西都归了西班牙,西班牙实力暴涨。”
“除非大明肯出兵,远征西班牙!”
余子俊的话,让朝臣立刻变色。
吕原跪伏在地:“万万不可远征!”
“陛下,如今大规模移民,搞得民间怨声载道。”
“一旦再发动百万人远征,怕是会引起民间暴动。”
“再说了,这是楚国的事情,大明能帮一手,已经恩重如山了,若处处相帮,其他藩国怎么想?”
没错。
景泰三十一年,打崩了印度之后。
皇帝把印度划分成五块,分封给五王。
又把中亚拆分成两块,分封给两王,西西伯利亚和哈萨克一部分分封给一王。
从景泰三十三年开始,范广、杨信西征,如今兵锋已经到达里海了。
皇子们这些年,陆陆续续继藩。
移民速度不停在加快,截止到今年,大洋洲人口超过一千万,非洲人口超过一千万。
今年强移所有庶子、庶女,速度要快几倍。
因为发现了美洲,未来美洲要移过去几亿人的。
大明人口爆炸,国内快卷死了。
百姓明显有返贫的趋势。
有战争的原因,也有人口太多,供养不起的原因。
唯一让皇帝欣慰的是,六年教育还能推行,预计景泰四十年起,推行九年教育。
仅一个移民,就搞得大明焦头烂额了。
再搞一场远征,朝臣害怕兵卒道上造反,问题是大明没有远征的经验,百万大军派出去,不好收回来啊。
“吕卿不必劝,朕明白。”
朱祁钰这皇帝呀,这两年口碑暴跌,民间都在骂,因为移民太凶了,近这五年,从大明移走的就超过了三千万。
还在不停征兵呢,天天打仗。
民间怨声载道很正常。
朝臣松了口气。
皇帝对楚王,非常偏爱,谁也不知道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。
“陈泰是建筑人才,他开通运河在行,让他辅佐一国国君,确实难为他了。”
朱祁钰道:“派刘大夏过去。”
“合纵连横,是刘大夏拿手好戏,调陈泰回来。”
“那依诸卿的意思是,放弃意大利?若实在无法放弃呢?”
项忠道:“放弃红海,中枢再分封一王过去,掌控红海。”
“这怕是会引起楚王不满啊。”
朱祁钰不想和朱见深交恶,灵光一闪:“把楚太子派过去怎么样?”
朱佑樘是他一手调教的。
今年十四岁,刚刚大婚,已经在养心殿帮他处置政务了,是个能干的。
“老臣担心楚王没有您这般心胸。”项忠实话实说。
皇帝是真的放权。
现在的太子,虽是太子,其实是副皇帝,和洪武朝的懿文太子有一拼。
甚至,皇帝的所有儿子,成年后在养心殿里帮他处置朝政。
本章节尚未完结,共3页当前第2页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-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