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笔屋小说网>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> 第300章 南巡的准备,皇帝的经济霸权!(2/3)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300章 南巡的准备,皇帝的经济霸权!(2/3)

章节不对?章节无内容?换源看看: 81中文网
  

  “而后世之君,应该是很难再去南京了。”

  “南方事,必须由朕亲手做完。”

  没错,就为了准备这次南巡,皇帝足足花了120万枚银币!

  率领十万大军、朝廷百官,再加上扈从,转运物资等等,总共征召了近三百万人!

  而且,南京紫禁城又修葺了一遍,以及政务从北京送到南京的损耗、人员的流动。

  就花了这么多钱。

  120万枚银币啊,荡平安南都使不了。

  但这次,他必须要去。

  开海!

  是朱祁钰心心念念的大事,这件事必然曲折不断,一年半载肯定解决不完。

  还有倭寇!盐政!海政!商税!士绅!等等!

  都要一次性理清,新政彻底推行下去。

  乐观地看,起码要两年时间。

  所以他连番布置,让权力制衡,又平衡,省着生出乱子,让他半途而废,必须回京。

  “皇爷,您离开时间太长,容易出事的。”冯孝小声提醒。

  皇帝做的这些事,要触动太多人利益。

  他们无法杀掉皇帝,在京师搞些乱子,迫使皇帝回銮,是能做到的。

  “若朕的儿子长大了,该多好啊。”

  朱祁钰叹了口气:“宫中务必妥善安置,防范有人害朕的儿子!”

  能迫使皇帝回京的,最大可能是二子朱见淇病重,他必须回京,所以必须防范。

  “奴婢会妥善安置的!”冯孝磕头。

  “让许感留在宫中,无比看好宫里,把郑有义宣回来,西厂负责拱卫宫中。”

  朱祁钰活动完毕:“把皇后宣来吧。”

  很快,唐皇后来到乾清宫,拜服在地:“臣妾见过陛下。”

  声音带着几分委屈。

  皇帝很久都不见她了,她这个皇后当得,还不如当皇贵妃时候痛快。

  朱祁钰熟视无睹:“皇后,你若随朕离京,淇儿自己在宫中,你能放心得下吗?”

  唐皇后脑袋嗡的一声,皇帝还是没原谅她,就是不肯带她去呀。

  她这个皇后,有名无实。

  六宫之权,在孙太后手中,甚至常德权力都比她大。

  皇帝对她黑不提白不提,若非文官帮她这皇后说话,恐怕所有人都遗忘了,宫中还有一个皇后呢!

  她就想随驾南京,因为这能昭显她是大明皇后!是皇帝的正妻!

  可是!

  皇帝连这个机会都不给她。

  “臣妾不放心孩儿,愿留守宫中。”唐皇后磕头。

  朱祁钰语气微缓:“淇儿还小,你离宫去南京,谁来照顾孩子呀?”

  “而且,朕欲请皇太后南巡。”

  “两宫太后劳苦功高,朕从未孝敬过她们,这次南巡,正好请她们一同,去江南看看风景,朕也好尽尽孝心。”

  “常德也要随驾。”

  猛地!

  唐皇后眸中折射出惊喜之色,六宫权柄,这不就转移到她的手上了嘛!

  “陛下……”

  “谈妃和胡妃要随侍的,宫中的孩儿都需要你悉心照料,你是母仪天下的皇后,朕离京后,你要为朕守护好这宫中,守护好朕的孩子们,明白吗?”

  唐皇后哽咽,皇帝好久没跟她说这些话了!

  “臣妾愿意为陛下分忧,愿意!”她不停磕头。

  朱祁钰眯着眼睛:“宫中诸多嫔妃,都要诞下孩儿,你是大妇,要妥善照料。”

  “淇儿还小,他是朕的长子,对朕对天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他务必不能出事。”

  “还有固安,去浣衣局一年,已经有长进了,她在宫中帮助你,也能分担你肩膀上的担子。”

  唐皇后点头,但心中微凉。

  皇帝用固安来制衡她的权力。

  但是,皇帝对长子,是非常喜爱的,他对朱见淇是寄予厚望的。

  “退下吧。”朱祁钰道。

  “陛下……”唐皇后想和皇帝一起坐会儿,可是这男人为什么如此狠心啊?

  朱祁钰善于察言观色,却柔声道:“皇后,等朕回来,再和你生个孩子,你身体不好,好好调理,等朕回来。”

  唐皇后心花怒放!

  皇帝不气她了,她磕头谢恩,然后跪着不走,现在就要!

  朱祁钰这大猪蹄子,不过给她个念想罢了,他心中余怒未消,如何能说原谅就原谅了呢?

  “今晚侍寝吧。”

  “陛下!”

  唐皇后呆呆地看着皇帝,顿时泪如雨下,然后哭着谢恩。

  皇帝终于肯原谅她了!

  哪怕是利用她,她也愿意,只要再生个孩子,皇帝的心就会回来的,男女之间能有什么深仇大恨?有的话,就来一次好了!

  朱祁钰这台播种机,又得被迫营业了。

  时间幽幽,在热河的李瑾、毛胜、于冕收到圣旨,兵权移交给李秉、宋杰、王恕三人。

  他们则率兵入京,随皇帝南巡。

  宋杰多少有点不是滋味,他也是皇帝心腹呀,他也想去南京啊。

  弟弟宋伟犯下了大错,他去南京,还能帮弟弟说情。

  皇帝给了他封密信,说热河需要他云云。

  作为随侍的李瑾三人,洋洋得意,这是皇帝的宠幸。

  同时,在宁夏的范昇、范炅移防甘肃,去陈友手下立功,兄弟俩欢天喜地。

  房能、谭序嫉妒啊,宁夏没有什么战事,只是练兵而已,没有大功可立,还是朝中有爹好当将军啊。

  山西总兵郭登,被调回京师,随侍南下。

  和舒良一道,率军回京。

  各地边军,皆被皇帝趁机重新洗牌,一方面是防备军将世家做大,另一方面则是为皇帝巡幸南京打预防针。

  同时,也宣告者皇帝对边军的掌控力度。

  转眼到了九月,初一。

  “哀家不去!”孙太后又搞幺蛾子了。

  倭郡王留在京师,她也想留在京师。

  “母后,这是陛下钦命。”常德苦笑,她也不想去,但没得商量。

  孙太后冷笑:“他不是打着孝道的旗号吗?怎么不亲自来请示哀家?反而下一道圣旨,这是什么意思?”

  然而。

  话音方落,太监急匆匆进来:“回圣母,皇爷来了。”

  “什么?”

  孙太后惊得站起来,又悻悻闭上嘴,气哼哼道:“他来就来,难道让我这个做娘的去迎接他吗?”

  很快,朱祁钰已经进入大殿。

  刚才还生气的孙太后,竟换上一副笑脸:“陛下来了?用膳了吗?哀家还没,陪哀家一起,如何?”

  “朕用过了。”

  朱祁钰道:“朕叨扰皇太后,主要是要巡幸南京了。”

  “皇太后刚入宫时,尚在南京紫禁城,有多少年没回去了?多少年没领略江南风光了?”

  “朕知道百善孝为先,所以朕巡幸南京,造访故都,想向两宫太后尽一尽孝道,请皇太后随朕南下,再看一看故都。”

  常德心里捏了把冷汗,真担心她娘说一句不去,让皇帝下不来台。

  却没想到,孙太后竟笑靥如花:“亏得皇儿还记得哀家,哀家永乐二年入宫,年方十岁,便养在张太皇太后膝下。”

  “如今一回想,半生年华过去了。”

  “真的想再回到哀家曾经住过的大殿看一看。”

  说着,她拉住了朱祁钰的手:“皇儿向为娘的尽孝道,为娘的心里甚是欢喜。”

  朱祁钰一阵腻歪,要不是不带着倭郡王,朕能带着你?

  常德则看傻了,这是她娘吗?怎么看着有点那个……贱呢?

  “朕向皇太后尽孝道是应该的,朕会让宫人做好准备,九月初三便出发。”

  朱祁钰挣脱开孙太后的手。

  孙太后笑意盈盈,显然是很满意的。

  结果,朱祁钰前脚刚走,孙太后就变脸了:“好个居心叵测呀,他是担心镇儿再夺门啊!”

  “娘!”常德急了。

  “怕什么?为娘的什么没见过,有什么可……噶!”

  孙太后的后半截话堵在嗓子眼里。

  因为,朱祁钰回来了,他站在门口,施施然行礼:“忘跟皇太后说了,您在南京的寝宫,都收拾好了,朕告退。”

  孙太后脸颊一阵青一阵红,他是故意的!

  他就知道哀家会咒骂他,所以回来看笑话呢!

  出了仁寿宫。

  朱祁钰嗤笑:“也就剩下这点本事了,由着她撒泼吧,随侍官员的名单可拟定了?”

  “皇爷,有暹罗急报。”乾清宫的太监急匆匆而来。

  朱祁钰快步回养心殿。

  这是高宗本和边永一起写的密奏,朱祁钰打开一看,顿时目瞪口呆:“快,把阁部重臣,全部宣来。”

  半个时辰之后,阁部重臣全都惊呆了。

  “陛下,这暹罗王吹牛吧?”

  姚夔都懵了:“老臣查遍典籍,也没见过亩产18石的土地啊,根本就没有啊!”

  “是啊,那亩产30石粮食的更扯了!”

  王复骄傲道:“天下最精华的土地,就是大明,大明亩产4石的土地,已经是上等田了,微臣不信。”

  “臣等也不信!”

  朝臣都懵了,这天选之国,怎么能是暹罗呢?明明是大明啊!

  “朕信。”

  朱祁钰道:“这还是暹罗王少说呢,朕估计暹罗全是亩产30石以上的土地。”

  “陛下您不能为了开疆拓土,就骗我们吧?”耿九畴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。

  “朕想打仗就打仗,还用骗你们?”

  朱祁钰笑问:“高宗本和边永的话,你们也不信?”

  “这只是暹罗王片面之词,未经过证实的呀,不可能呀。”耿九畴道。

  “既然不信,你们就再等等,逯杲还会传来消息的,到时候就知道了。”

  朱祁钰道:“咱们姑且当成真的,诸卿有何看法?”

  “必须占下来!不惜一切代价的打下来!”姚夔大声道。

  朝臣出奇的同意,这暹罗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啊。

  看看大明,为了填饱肚子,上下齐心,还吃不饱呢,人家暹罗,直接摆烂,粮食吃到吐,拿大米喂牲口,能气死个人。

  “陛下,老臣认为天下没有这样的土地。”

  姚夔话锋一转:“咱们先把暹罗的稻种拿回来,咱们试一试就知道了。”

  这点朝臣同意,宋朝时候确实更新一次占城稻。

  应该第二次更新。

  “姚卿,就当有。”

  朱祁钰十分轻松,找到了产米之地,大明就不用为粮食发愁了。

  “姚阁老,打下暹罗可不容易呀。”

  白圭道:“咱们距离暹罗,隔着庞大的原始森林,这些森林,和咱们大明的森林还不一样,用火烧都烧不掉……”

  陶成的奏章,中枢都看了。

  夏埙也拿雨林里的土人没辙,只能建立商贸,彼此互通有无,以羁縻的形式统治。

  人家土人还不知道,大明把我们划进去了,还以为自己是土大王呢。

  “而且,根据边永的地图,暹罗是北面高南面低,咱们必须先控制高山,才能和大明接壤,问题是这些高山,咱们没有能力控制呀!”

  白圭说得是现实。

  中南几国,都是弱鸡,关键大明打不着他们呀。

  原始森林救了他们。

  “走安南呢?”姚夔问。

  “走安南,要经过老挝和柬埔寨,这两个国家,也是茂密的森林,大军无法穿行。”白圭表示很无奈。
本章节尚未完结,共3页当前第2页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-->>>

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