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笔屋小说网>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> 第286章 朝鲜版夺门之变,献朝鲜于陛下!(1/3)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286章 朝鲜版夺门之变,献朝鲜于陛下!(1/3)

章节不对?章节无内容?换源看看: 81中文网
  最新网址:xs李满住常年游走于刀锋之上,对危险早有预判。

  而且,他对朝鲜君臣一直在防备。

  从朝鲜臣子不愿剃发易服,李满住就知道,这些朝鲜人骨子里是高傲的,不会为自己这个蛮子效力的。

  所以,他住在内城,内城里都是女真兵守卫,不许朝人进入,内外不通。

  同时,他派兵把守着东城门,一旦事有不逮,立刻从动门逃出平壤,逃去平壤东边。

  他有八个儿子,朝鲜北部贫瘠,他分给了女婿凡察、凡察的侄子董山等外将。

  而将繁华之地,分给了自己儿子把守。

  他长子古纳哈正在攻打汉城。

  女真和蒙古一样,都有幼子继承家业的传统,长子就得靠自己本事开拓。

  朝鲜半岛腰部,全在女真手里,所以明军攻打平壤,并不会让李满住慌乱。

  他正住在王宫之中,侍奉他的是朝鲜王遗留的宫娥。

  “爹,平壤守不住了,早就该把金银财宝先运走。”

  和李满住一起镇守平壤的是小儿子伊澄巨。

  伊澄巨是李满住最喜爱的儿子,虽然他很愚蠢,但在战场上,伊澄巨是优秀的猛士,很得军心。

  “你懂个屁,这是朝鲜,不是大明!”

  李满住瞪着他:“明军是想让我们和朝鲜人火并,他们好渔翁得利,你以为大明会好心好意救援朝鲜?”

  他说的是蒙古语。

  女真也有自己的语言,奈何鞑靼过于强盛,统治着东漠北、东北地区,女真人为了更好的跪舔鞑靼,就放弃了女真语,都在说蒙古语。

  伊澄巨挠挠头发,没明白。

  “蠢货。”

  “明军会让放任咱们离开的。”

  “不必着急,财货放在中间,兵卒团团围住即可。”

  “朝人全部丢掉,咱们天亮后就撤!”

  李满住看得通透。

  大明想要一个残破的朝鲜,所以一定会放走他李满住的。

  死了他李满住,女真就是一盘散沙,一盘散沙的女真只会逃回建州三卫,不会再给大明当刀了。

  王越在了解他,他也在了解王越。

  若天下人还认为景泰帝是昏庸之君的话,那绝对是天下第一蠢货。

  景泰帝极善用人,王越是景泰帝极为重用的人杰。

  恰恰说明,王越极为有才。

  此人声名不显,但看看他最近在做什么,就知道其人之厉害。

  王越驻扎在义州,练兵、汉化、移民。

  就这三件事,别人一件一件做,都未必做好,王越三件同时做,有条不紊,样样杰出。

  他李满住和鞑靼人打交道半辈子了,知道鞑靼兵多么桀骜不驯,他们只服强者。

  而王越是个瘸子,只会被鞑靼兵笑话的瘸子。

  偏偏这个瘸子,却统率了一万七千鞑靼兵!

  鞑靼兵没有哗变,耐着性子被他操练。

  说明王越的统兵本事之强。

  而其人更高明的地方,是在看朝鲜全局,善于抓住机会。

  女真人驻扎朝鲜几个月了,早已不复初来时的雄心壮志,精力都浪费在朝鲜娘们身上了。

  钱多了、腿软了、堕落了,早就不是强兵了。

  此时的女真兵,是最弱的时候。

  反观鞑靼兵,王越用熬鹰的方式,熬着鞑靼兵,忽然放出来,鞑靼兵就如出匣猛虎。

  一强一弱,高下立判。

  同时,他选择的机会最好。

  汉城外城已经被攻克,内城摇摇欲坠,王越忽然动手,抓准机会,救援朝鲜。

  所以,李满住明白,王越不止在打仗,更多的在统筹朝鲜政治。

  这样的王越,一定会会放他李满住离开平壤,祸乱整个朝鲜的。

  同时,他也看透了大明皇帝的心思。

  大明皇帝要收朝鲜之地了!

  他不需要一个恭顺的小弟,而是要把小弟变成内地。

  所以,把藏在山沟里的朝人,花大力气移去辽河套,然后再大肆移入汉民进来,就能将朝鲜北部攥在手里。

  而朝鲜,北部地势险峻,南部是平坦的平原,只要平壤在大明手里,南方就是一马平川,旦夕可平。

  南方的朝人,反抗也没有机会了。

  这是大明皇帝的棋局。

  险峻地势里住着汉人,朝人住在无险可守的地方,朝人就只会被迫同化为汉人,不允许他们反抗。

  李满住也不是庸才,他抓准这次机会,壮大女真。

  他被大明皇帝驱使,祸乱朝鲜,他就能把朝人变成女真人,再用朝鲜财货养女真兵,用明军锤炼女真人的战斗力。

  等女真回到老巢的时候,势力壮大几倍。

  皇帝陛下您要朝鲜,那广阔、寒冷的东北,就归我女真吧!

  果然。

  李满住慢悠悠的撤出平壤,郑古塔也慢吞吞地占领平壤,尽量避开和女真巷战。

  鞑靼兵是骑兵,骑兵打不了巷战。

  女真兵是步骑兵,打巷战反而占据优势。

  所以,朝鲜官员不停催促郑古塔,要求郑古塔追击李满住,杀掉李满住,为朝鲜王报仇!

  此刻,十几个朝鲜高官,围着郑古塔,叨叨个没完。

  郑古塔听着烦了,瞪起眼睛:“你们怎么不去杀?”

  “天朝陛下令伱救援朝鲜,而你却放任李满住离开,本官要向陛下告你一状!”朝鲜官员怒发贲张。

  很多身穿红色官袍的官员,指着郑古塔,说:“李满住罪恶滔天,你却怯战畏战,放任贼首离开,将天朝皇帝的颜面置于何地?你郑古塔是否和李满住有所勾结?”

  见他们把景泰帝搬出来,郑古塔有点心虚:“我麾下将士都是骑兵,不善巷战,如何攻杀?”

  “那出城追击还不行吗?”

  “天色将晚,本将对朝鲜地势不熟……”

  郑古塔没说完,就被那个红衣官袍的官员喝止:“本官愿意随你去杀敌,如何不熟悉地形?你若畏战,可将兵卒借给本官,本官必斩李满住之狗头!”

  郑古塔被逼到角落了,嘟囔道:“你这么厉害,为什么不自己打李满住呢?借我的兵干什么?”

  “你!你个蛮子懂什么!”朝鲜官员呵斥。

  郑古塔是鞑靼人,归化了大明。

  缺什么补什么,他最恨别人瞧不起他的出身。

  “本将是陛下钦封的乐安伯!不是你朝鲜的走狗!”

  郑古塔凶恶厉喝:“陛下尚且下圣旨,言明鞑靼亦属华夏苗裔,和汉人一样,为华夏人!”

  “陛下设帝王庙,有一庙全是蒙人,说明蒙人和汉人是一家人!”

  “你朝鲜官员,竟如此轻贱本将!”

  “殊不知,没有本将,你们还在给李满住当狗呢!”

  “本将没来的时候,你们怎么不去报效你们的国王?”

  “为什么本将来了,你们就满嘴忠义了呢?还给你们朝鲜王报仇?以前想什么去了?”

  “本将问你们,为什么给李满住当狗?”

  郑古塔气得发慌,面露凶狠:“好!”

  “本伯嘴笨,辩不过你们!”

  “传令,关闭城门,任何人不许出入!”

  郑古塔悄悄把手放在刀柄上。

  别忘了,王越还给他下达另一个任务了呢!

  “为何要关闭城门?”

  朝鲜官员指着郑古塔:“你郑古塔是否要背叛陛下,自立为王?”

  “自立你妹啊!”

  歘!

  郑古塔忽然抽刀,一刀劈在他的胸口之上:“就你话多!”

  “啊?”

  一见郑古塔杀人了,其他官员吓得惨叫,有人逃命,有人朝着北京方向叩拜:“陛下呀,您为何重用鞑靼人呀!他们要背叛您呀!占据朝鲜自立为王呀!”

  “全部杀掉!”

  郑古塔懒得废话,直接下令开杀。

  平壤城中的朝鲜显贵,在李满住攻占朝鲜之后,过得也不错,甚至很多文官,被李满住征召,在李满住手下为官。

  明军来了,他们反而有些小失望,明将根本就不用他们。

  更大的失望,在后面呢。

  李满住没屠城。

  明军反而开始屠城!

  郑古塔关闭城门之后,下达命令,允许鞑靼兵,进入高门大院抢掠,并允许屠城!

  平壤这座城池,对朝鲜的政治意义太大了。

  不屠城,难以控制。

  而且,此地易守难攻,建在险要地势上,明军兵力很少,只有两万人,想彻底控制平壤以北,根本不现实。

  所以,王越给郑古塔的最后一道命令。

  是控制平壤之后,放任兵卒抢掠,并适当屠城!

  郑古塔不懂什么适当。

  直接开屠。

  反正屠城这活,是鞑靼人的传统技艺,天生就会,还非常擅长。

  整个平壤,陷入极致的恐惧之中。

  高门大户被打破,凶悍的鞑靼兵进去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。

  但真正祸乱平壤的,反而是朝鲜百姓,他们觉得是发财的机会,都出来跟着鞑靼兵抢,互相杀。

  整个平壤彻底乱起来。

  郑古塔坐在朝鲜官员尸体之上:“传令各军,不许点火,不许烧城!所有抢掠所得,归属个人!”

  他很清楚,这是王越一石二鸟之计。

  屠城平壤,消耗鞑靼兵。

  他是大明伯爵,可不在乎鞑靼兵的死活呀。

  反正死了还会补充,担心什么。

  打破平壤的大功,肯定会被赐下世券,他儿子就有着落了。

  不能烧毁平壤城,一旦烧毁,他们可就就得住野地了,万一女真兵回来,他们就傻眼了。

  把人杀光了,城池留下。

  这时,有属下献上几个美人,都是高门大户的美人,郑古塔乐呵呵享受去了。

  平壤攻克的消息,传到王越手中。

  王越微微松了口气,目光看向安州。

  “传令,攻打安州、顺川、平城、顺安四城!”

  这是往平壤方向走的四座城池,打通去平壤的道路。

  同时,他给李贤写信,请求李贤增兵一万,一万汉兵,全要步军,守备城池之用,并转运守城器械、粮食。

  消息传到沈阳。

  李贤不敢耽误,立刻清点一万兵卒,开赴朝鲜,守备城池。

  同时,将王越占领平壤的消息,传入中枢。

  汉城。

  程信和罗绮,已经策反了权擥。

  权擥羊狠狼贪、蚂蝗见血,贪婪到了极致,他独子权健被抓,他竟然还和程信讨价还价,谈到了一个很高的筹码。

  大明要将安东府封给他,裂土封侯。

  他认为,大明会虽对朝鲜之土垂涎欲滴,但他要的地方,是比较贫瘠的土地,在半岛的东部边陲,和对马岛隔海相望。

  并且,他还想当李弘暐的相父,让李弘暐将国政托付在他手中。

  程信当时都想撕票了。

  “彦实,权擥如饿虎吞羊,当速战速决,慢则生变。”

  罗绮老持稳重,担心权擥拿着这边的筹码,去和李瑈去谈。

  程信也觉得权擥不靠谱。

  立刻发动。

  程信再和权擥接触,定在八月二十四,就是后天,权擥先背出李弘暐,再由权擥、韩确手中家丁,外加一百明军,攻入景福宫。

  景福宫是朝鲜五宫之首,王宫得名于《诗经》中“君子万年,介尔景福”中“景福”二字。

  规制是王府规制,建成后,大明还派人来检查来着,看看有没有违制的情况。

  权擥却有所犹豫:“区区二百人,如何成事?”

  “唐太宗以不足百人而功成,方有贞观之治!”

  程信厉声道:“唐明皇以数百人发动唐隆政变,方开创开元之世!”

  “吾等手上有二百人,多是忠诚军队,如何不能成事?”

  “权擥,你若再犹豫,被朝鲜王上得知,吾等是大明天官,朝鲜王可不敢随意处置!”

  “可你的荣华富贵可就没了!”

  权擥也是熟读史书,知道唐太宗和唐明皇的,都是叛乱起家的皇帝。

  问题是他不是皇帝呀!

  还要扶持李弘暐,他也就当个权臣!

  最好当司马懿。

  而夺门之变,在这个时空都没有好下场,大明的夺门之变,太上皇变成了倭郡王,安南的夺门之变,才几个月黎宜民就被杀了。
本章节尚未完结,共3页当前第1页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-->>>

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