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笔屋小说网>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> 第158章 谁能使大明变强,为朕所用,朕就允其富贵!(1/3)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158章 谁能使大明变强,为朕所用,朕就允其富贵!(1/3)

章节不对?章节无内容?换源看看: 81中文网
  最新网址:xs血光乍现。

  亚玛士想破口大骂,但看见持刀的太监虎视眈眈,他敢骂,那太监就敢割了他的舌头。

  这大明皇帝,根本就不是好骗的傻子。

  而是个暴君!

  彻头彻尾的暴君!

  “一艘装载着农作物的船支,你说是来大明赚钱的?”

  “糊弄傻子呢?”

  “大明缺几株农作物?这玩意是黄金做的?那么值钱?”

  朱祁钰早就发现了这个大漏洞,冷笑道:“从实招来,你们要干什么?”

  没错,这样一艘装满农作物的船支靠岸。

  绝对不是拿农作物来大明换钱。

  极有可能是从广东掳掠百姓,到其他国家搞殖民。

  按照常理,这农作物更是不可能送到大明的,这是殖民的本钱,不会轻易与人。

  按照殖民者的逻辑,如今的佛郎机人,因为在东方力量不够强。

  所以还没撕下伪善的面具。

  应该只是划地停靠港口阶段。

  所以,需要人口搞种植,全球最擅长种地的只有汉人,所以他们靠岸的目的,就是掳掠人口。

  朱祁钰一直引而不发,就是要榨干他们的秘密。

  “船支的目的地是苏禄王国……”亚玛士坦白了。

  和朱祁钰想的差不多。

  佛郎机人先租借,再建港口、堡垒,等援军到达,就开始殖民了。

  这支船队的目的,就是想从大明买些人口,之所以没强行劫掠,因为船少,武器不足,所以退而求次,从大明购买。

  但他们没钱,刚好刘玉邀请佛郎机人入京。

  他们以为这是个机会,忽悠大明皇帝,求大明皇帝赐下一块土地,让他们的船舶靠岸。

  因为大明富裕,他们想从大明骗钱,当然了,若能殖民大明就更好了。

  再不济,也能带些人口去苏禄王国种地。

  这番话说出来,竟把冯孝唬得目瞪口呆。

  “你们佛郎机才多大领土呀,竟想鲸吞苏禄王国?”冯孝满脸诧异。

  苏禄王国位于棉兰老岛南部,由几个岛组成,永乐年间,其国东王、西王、峒王入京朝觐,东王还病逝于山东。

  如今苏禄王国奉大明为宗主国,有良好的往来。

  所以大明对苏禄王国是比较清楚的。

  亚玛士却给他一个傻子的眼神,国力靠的是领土面积吗?

  冯孝感受到了嘲笑。

  朱祁钰也忍俊不禁:“冯孝,佛郎机看似地狭人稀,其国力不亚于大明,只因为佛郎机离大明太远,若是两国接壤,凭借佛郎机人的海船,大明未必是对手呢。”

  “怎么可能?”冯孝满脸不敢相信。

  大明强大,深入人心。

  煌煌大元,最终不也沉迷于中土的繁华嘛?

  繁华中土,才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国度。

  而且大明又正值壮年,明君名臣在朝,强盛无比。

  这佛郎机怎么可能比大明强大、富饶呢?根本不可能的嘛。

  可皇帝是怎么知道的呢?

  “让他回答。”朱祁钰没有解释。

  亚玛士不敢说呀,在他眼里,大明虽富饶但军事实力落后。

  这些年佛郎机没少在大明近海打劫,大明连个屁都不敢放,能强到哪去?

  其实大明根本就不知道,近海的海盗都是谁?

  从亚玛士眼中,冯孝看到了鄙夷。

  冯孝如遭雷劈:“怎么可能呢?”

  “朕的梦里,若打海战,十个大明也打不过佛郎机,打陆战的话,一百个佛郎机也打不过大明。”

  朱祁钰笑道:“但论富饶,冯孝,伱可千万别低估国外的富饶啊。”

  冯孝彻底惊住了。

  怎么可能呢?

  朱祁钰没有解释,他有意为朝臣灌输海外富饶的思想,就是为了扩张打下基础。

  “你们的船队有多少人?”朱祁钰问。

  亚玛士不敢撒谎:“八艘小船,二百多个水手,皇帝陛下,我真的是正经商人啊。”

  你正不正经已经不重要了。

  留在宫里伺候吧。

  “船上都有什么货物?”

  亚玛士说只有两艘船有货,八艘都是空船。

  显然是留着装人的。

  “那火炮什么的?每支船上都有吗?”朱祁钰随口在问。

  亚玛士竟点头,似乎是为了彰显武力,他说每个船员都配有两支火铳,弹药无数,八艘船上都配有火炮。

  一听这话,朱祁钰眼睛一亮。

  佛郎机火炮比大明火炮先进,能不能缴获一批,令大明工匠仿制呢?

  军器局研制了这么久,屁都没研制出来,甚至还总来宫里哭诉,说什么硝石不够用了,铁不够用了云云。

  朱祁钰让他们去茅厕里面自己抠。

  因为军器局迟迟没有成绩出来,他开始下调军器局的伙食,对军器局上下表达了不满。

  不过,佛郎机却有现成的火器,若缴获一批,再仿制的话,可就走了捷径了。

  这时,刘玉擦着额角的汗入殿。

  看见殿里的斑斑血迹,吓得跪在地上:“皇爷恕罪,皇爷恕罪!”

  他的请罪打断了朱祁钰的思路,摆摆手:“跟你没关系,起来吧。”

  “刘玉,朕问你,广东备倭军,能不能在近海打一仗?”

  “啊?”刘玉没明白,这话没头没脑的。

  “这两个商人,并非真心朝觐,而是想掳掠大明丁口,去苏禄王国搞殖民。”

  朱祁钰幽幽道:“苏禄王国奉大明为宗主国,朕有保护苏禄王国的义务。”

  “所以朕想着,把这伙船队给抓了,大明能不能打赢这一仗?”

  “此等烂人竟不敬天朝皇帝,其罪当诛!”

  刘玉跪在地上:“皇爷爷令奴婢招兵,就是拱卫天家威严的,奴婢愿以死护卫皇爷爷天威!”

  马屁倒是好听,可能不能打呢?

  打了之后,如何善后呢?

  朱祁钰是想要佛郎机的船支和佛郎机炮、火铳等等火器。

  想买人家肯定不卖,不如抽冷子在近海,抢他娘的。

  拿到京师开始仿制,等佛郎机人来讨说法的时候,大明是不是已经仿制成功了呢?

  等等,他船上的火器,都是佛郎机最先进的吗?

  朱祁钰也叫不准。

  “就是说,广东备倭军能打这一仗喽?”朱祁钰问。

  “回皇爷,能打!”刘玉磕头。

  亚玛士能听懂几句汉语,满腹惊诧,这皇帝是疯子吗?

  不是都说大明皇帝最傻,拍几句马屁就赐下大量赏赐吗?海外那些小国都是这样传的。

  怎么这个皇帝和别人嘴里的不一样?

  难道这不是大明?

  再说了!

  我们什么都没做呀,我们只是去苏禄王国讨生活,跟大明有啥关系呀?凭啥打我们呀?

  你们大明是国家,不是强盗好伐!

  亚玛士悲惨地看着地上的三根手指头,他才明白,打与不打,只在大明皇帝一念之间。

  他陡然明白,如此庞大的帝国,都掌握在大明皇帝的手里,难怪在他身边伺候的太监,都瞧不起伟大的西班牙!

  西班牙和辽阔富饶的大明相比,确实只是弹丸之地。

  他前半生漂泊在船上,只想抢点吃的穿的就够了,他以为自己已经够坏的了呢。

  而大明皇帝呢,以喜怒杀人,嘴唇轻轻一碰,便有成千上万人为他赴死。

  这是权力!

  至高无上的权力呀!

  在这么一瞬间,他竟对权力产生了难以抑制的渴求。

  “朕再思量一番。”

  朱祁钰打算明天去朝堂上,和朝臣商量:“此人留在宫中吧,给他包扎一番后,就去势,留在宫中伺候。”

  “刘玉,你也做好准备,随时都可能离京。”

  “回到广州,给朕物色一批红毛鬼,送进宫里来,最好是颇有学识的一批人,送进宫中伺候。”

  刘玉明白了。

  皇爷是对泰西经义感兴趣了,那没问题呀,广州市舶司往来的泰西商人不少,就让他们回国掳掠一批人口过来,大明送几船瓷器便是。

  实在没有,就把泰西商人给劫了,反正什么大食人、大秦人、泰西人长得都差不多,像鬼一样,傻傻分不清楚。

  “奴婢回去便办。”刘玉磕头。

  皇爷的事,就是天大的事。

  亚玛士满脸懵,他不知道去势是什么意思,但听说要留在宫中,登时嚎啕大哭。

  回不去了,回不去了!

  “不止泰西人,你觉着有学识、有能力的外国人,不管男女,都送到宫中来一批,朕酌情录用。”

  当太监也不是谁都能当的。

  也得看皇帝心情。

  “奴婢遵旨!”刘玉明白了,回去的任务,就是抓人。

  大明境内质量不行,就让那些商人回国去抓,大明瓷器能使世界疯狂,区区几个人算什么。

  “对了,那个什么里多德,也别弄死了,送回宫里来和他作伴。”

  朱祁钰瞥了眼亚玛士:“好好的人,起个鬼名字,什么亚玛士,难听死了,朕赐你名为刘雅,好好在宫中伺候吧。”

  嘭!

  冯孝一脚踹在亚玛士的腿上:“还不跪下谢恩?”

  皇爷赐名啊,他们都无比垂涎呢,这个该死的黄毛怪凭什么荣膺皇爷赐名?

  进了宫,咱家该好好调教调教你。

  朱祁钰收回心思,处置奏章,可心里浮躁,看不进去:“去把老太傅请来,用御辇去接。”

  打劫一批佛郎机人不难。

  难的是,如何挡住佛郎机的报复呢?

  近些年海盗猖獗,市舶司日渐萎靡。

  再加上,大明海岸线太长,近海地区海盗泛滥,大明防不胜防。

  佛郎机的船可以从任何地点登录,到时候遭殃的是老百姓啊。

  所以朝堂数次下旨,令近海百姓内迁,但百姓要讨生活的,不是朝堂下旨,他们就会放弃海边的捕鱼业。

  这样一来,就频频遭遇海盗屠杀。

  若再惹怒了佛郎机,惹得佛郎机杀过来,大明本就不富裕的海军,再一战被打崩了,他如何再建海军?

  唉,多么怀念永乐时代啊。

  大明海军天下第一!

  正想着,胡濙进来叩见。

  “老太傅请起,快赐座。”朱祁钰简单描述了一番,特意说了一句佛郎机火器比大明先进。

  胡濙大吃一惊,斩钉截铁摇头:“不可能!”

  “大明火器世界第一,怎么可能被佛郎机人压过呢?”

  “陛下肯定被宵小骗了,肯定是。”

  胡濙绝对不信,又要说佛郎机地狭人稀,乃小国也云云。

  “老太傅,大明的海船,能从遥远的泰西,行驶数万里,来到大明吗?”朱祁钰问他。

  “郑和时代便能。”

  胡濙满脸荣光:“郑和下西洋时,那一艘艘宝船,简直吓傻了那些国王,沿岸百姓都对着宝船叩拜,以为是神仙来了。”

  “老太傅,郑和到泰西了吗?”朱祁钰问。

  胡濙僵住了:“那、那是因为货物已经装满了,不能继续远航了,没必要走那么远。”

  朱祁钰还在笑:“郑和的确是能,但是老太傅,如今这个时代还能吗?”

  胡濙不说话了,慢慢低下了头。

  确实不能了,曾经的宝船已经被侵蚀了,不能再远航了,正统年间曾经下过西洋,但没走多远便无疾而终了。

  他仍兀自强硬道:“那佛郎机的火器,也不如大明。”

  “正好,那亚玛士被去了势,留在宫中伺候。”

  “老太傅不信,可以诏他来问问。”

  朱祁钰叹了口气:“老太傅,您是从永乐朝过来的,见识过煌煌大明,心里有一口傲气在。”

  “但今时不同往日了,大明火器数十年未有进步,库房里的火铳,还是永乐朝制造的呢。”

  “可这佛郎机人,正在环游世界,您说说,他们是不是国力最强盛的时候?”

  这话胡濙认。

  郑和为何能七下西洋?不就是因为大明国力鼎盛,朝堂愿意支付巨额的远航费用嘛。

  “而佛郎机只是弹丸小国。”

  朱祁钰问:“他们凭什么支撑船队远洋航行呢?”
本章节尚未完结,共3页当前第1页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-->>>

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